胆囊息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警惕它是癌症的近亲这个习惯是诱因 [复制链接]

1#

如果在体检报告单上发现了“息肉”两个字,相信大家一定会很紧张,因为息肉总是被认作癌症的“近亲”。其实息肉特指长在身体内黏膜组织表面上的赘生物,比如肠道上本来应该很光滑,如果多出来一块肉,我们就叫它息肉。

身体里但凡有黏膜的器官组织都有可能长息肉,比如呼吸道、胃、肠道、胆囊、泌尿系统、子宫和宫颈等。这些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息肉,有些可以和我们身体共存,但有些却极为凶险。

为什么有黏膜的地方容易长息肉?

息肉是黏膜表面受到化学物质、寄生虫、细菌等刺激后产生的反应性增生。

胃、肠、胆囊上生长息肉会有哪些症状?

胃息肉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的反应。息肉比较大时,会出现溃疡、黑便等症状。

肠息肉患者可能出现大便不成型、变细、便秘、便血的情况。

胆囊息肉可能出现右侧上腹部不适或阵发性的钝痛。

划重点:不管是哪一个地方长息肉,在早期都不会出现明显症状。

息肉是癌症的敲门砖吗?

息肉分为很多类型,有些良性的息肉,不会发展成为癌症。值得注意的是,肠道息肉跟癌症相关性很高,特别是多发于肠道的腺瘤样息肉,超过2厘米,癌变率会增高到50%左右。

胆囊息肉发生癌变后,较为凶险,很早就会发生转移,超过1厘米以上,需要积极干预。

胃息肉绝大部分是良性的,危险程度比较低。

哪些肠道息肉具有癌变危险性?

肠道是最容易长息肉的地方,危险程度也是最高的。其中良性的息肉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

容易恶变的息肉有黑斑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锯齿状腺瘤。

划重点:在肠道中大大小小、性状各异的息肉,需要通过肠镜检查,取出息肉组织做病理分析,才能够及时发现癌变息肉,越早处理预后效果越好。

哪些坏习惯,会养成息肉体质?

研究表明,超重人群BMI(体质指数)每增加5个单位,息肉的发生率就增加3倍以上。

晚上超过11点进食,尤其是食用快餐类食物,像烧烤、方便面等高热量、高盐、高添加剂食物,对胃肠道刺激非常大,是息肉生长的诱因。

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和积极锻炼身体控制体重,对于预防息肉非常重要。

身体里长了息肉,该怎么办?

身体里长了息肉,大部分没有症状,所以建议高危人群定期到消化科做胃肠道内镜筛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如果息肉发生恶变,则需要外科和内科的联合治疗,及时手术切除并根据病情制定相关的后续治疗办法,伴随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胃肠道癌症早筛的普及,我国目前结直肠癌的治愈率能够达到50%到75%左右。

新晚报综合央视财经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赵同同

审核:郭启迪

喜欢这篇文章请点一下分享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