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背诵方歌八 http://www.clxiaolongnv.com/ffwwh/5566.html风
疏风:防风、荆芥、桂枝、薄荷、豆豉、豆卷、葱白、生姜。
宣肺:桔梗、蝉衣、牛蒡子、杏仁。
清头目:桑叶、菊花、蔓荆子、藁本。
通鼻窍:辛夷、苍耳子、白芷。
潜阳熄风:天麻、钩藤、牡蛎、石决明、蜈蚣、全蝎。
寒
散寒:麻*、桂枝、紫苏、羌活、独活、细辛、葱白、生姜。
逐寒回阳:附子、肉桂、干姜、炮姜、吴茱萸、丁香、乌药、荜菝、葫芦巴、硫*、乌头、巴戟天、益智仁、茴香、艾叶。
暑
祛暑:香薷、藿香、佩兰、荷叶。
清暑:石膏、滑石、寒水石、*连、竹叶、莲子心。
湿
化湿:藿香、砂仁、薏苡仁、佛手、陈皮。
燥湿:苍术、半夏、厚朴、草果。
利湿:茯苓、猪苓、泽泻、防己、通草、车前子、大腹皮、冬瓜
皮。
泻水:甘遂、芫花、大戟、黑丑、商陆。
风药祛湿:羌活、独活、防风、白芷。
燥
清燥:桑叶、瓜蒌皮、山栀子、梨皮、枇杷叶。
润燥:沙参、石斛、麦冬、玉竹、生地、天花粉、藕汁、牛乳。
润肠:麻仁、柏子仁、郁李仁、瓜蒌仁、松子仁。
火
清实火连、*芩、*柏、桑皮、龙胆草、石膏、知母、寒水石、滑石、山栀子、牡丹皮。
清虚火:银柴胡、地骨皮、白薇、青蒿、生地、竹茹、芦根、瓜蒌皮。
疏温邪:桑叶、菊花、豆豉、薄荷、蝉衣、牛蒡子。
解热*:金银花、连翘、犀角、青黛、板蓝根、大青叶、玄参、马勃、人中*、山豆根。
疫
辟疫:雄*、苍术、槟榔、朱砂。
祛疠风:大枫子、白花蛇、乌梢蛇、木鳖子、苦参、皂角、威灵仙。
祛瘴气:菖蒲、藿香、草果、厚朴、白芷。
痰
化痰:贝母、天竺*、杏仁、半夏、胆星、陈皮、紫菀、款冬花、射干、浮海石、鹅管石、海蛤壳、枇杷叶、胖大海。
消痰:白芥子、猴枣、海蜇、竹沥、苏子、昆布、海藻、山慈菇。
泻痰:芫花、甘遂、大戟、黑丑、葶苈子、青礞石。
食
消食:神曲、山楂、麦芽、谷牙、稻芽、莱菔子、枳实。
健脾:白术、砂仁、蔻仁、鸡内金、陈皮。
养胃:石斛、玉竹、天花粉、扁豆、山药。
醒酒:枳木具子、葛花。
虫
杀虫:使君子、芜荑、百部、苦楝根、榧子、鹤虱、槟榔、铅粉、雄*、獭肝。
制虫连、*柏、肉桂、川椒、乌梅、细辛、干姜。
精
益精精、熟地、桑螵蛸、海参、菟丝子、沙苑、鱼膘胶、紫河车、补骨脂。
涩精:金樱子、莲须、芡实、龙骨、牡蛎。
壮阳:鹿茸、枸杞子、阳起石、韭菜子、海狗肾、淫羊藿、巴戟天、蛇床子。
神
安神:枣仁、柏子仁、远志、龙齿、茯神、朱砂、金箔、灯芯、铁粉。
开窍:菖蒲、冰片、麝香。
气
气虚:人参、*芪、白术、山药、紫河车。
降气:苏子、旋复花、代赭石、降香、沉香。
行气:木香、香附、枳壳、青皮、厚朴、陈皮、檀香。
提气:升麻、柴胡。
纳气:五味子、蛤蚧。
血
补血:熟地、生地、何首乌、当归、白芍、驴皮胶、龙眼肉、红枣、菟丝子、潼沙苑。
凉血:鲜生地、牡丹皮、紫草、板蓝根、茅根、犀角。
止血:仙鹤草、茜草、棕榈炭、血余炭、童便、花蕊石、白及、侧柏叶、地榆、槐花、大小蓟、藕节、墨旱莲、蒲*炭、茅花、炮姜炭。
活血:红花、川芎、苏木、益母草、参三七、丹参、饭赤豆。
祛瘀:桃仁、红花、刘寄奴、莪术、三棱、水蛭、虻虫、土鳖虫、泽兰、王不留行。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代代口耳相传至今。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
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有*,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
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时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
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
上药(上品)
菖蒲
一名昌阳。味辛,温,无*。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
出音声。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生池泽。
菊花
一名节华。味苦,平,无*。治风头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
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生川泽及田野。
人参
一名人衔,一名*盖。味甘,微寒,无*。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生山谷。
甘草
一名美草,一名蜜甘。味甘,平,无*。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尰,解*。久服轻身,延年。生川谷。
干地*
一名地髓。味甘,寒,无*。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生川泽。
术
一名山蓟。味苦,温,无*。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生山谷。
柴胡
一名地薰。味苦,平,无*。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生川谷。
麦门冬
秦名羊韭,齐名爱韭,楚名马韭,越名羊韭。味甘,平,无*。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不饥。生川谷及堤坂肥土石间久废处。
独活
一名羌活,一名羌青,一名护羌使者。味苦,平,无*。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奔豚,痫,痉,女子疝瘕。久服轻身,耐老。生川谷。
车前子
一名当道。味甘,寒,无*。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久服轻身,耐老。生平泽、丘陵、阪道中。
薯蓣
一名山芋,秦、楚名玉延,郑、越名土,齐、赵名山羊。味甘,温,无*。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生山谷。
泽泻
一名水泻,一名芒芋,一名鹄泻。味甘,寒,无*。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生池泽。
远志
一名棘菀,一名葽绕,一名细草。味苦,温,无*。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久服轻身,不老。叶名小草,生川谷。
细辛
一名小辛。味辛,温,无*。治咳逆,头痛,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生山谷。
防风
一名铜芸。味甘,温,无*。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久服轻身。生川泽。
茵陈蒿
味苦,平,无*。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生丘陵、坡岸上。
茯苓
一名茯菟。味甘,平,无*。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止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魄,养神,不饥,延年。生山谷大松下。
龙骨
味甘,平,无*。治心腹*,精物老魅,咳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癥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
龙齿
平。治小儿、大人惊痫,癫疾,狂走,心下结气,不能喘息,诸痉,杀精物。久服轻身,通神明,延年。生川谷及岩水岸土穴中死龙处。
.阿胶
一名傅致胶。味甘,平,无*。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
牡蛎
一名蛎蛤。味咸,平,无*。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延年。生东海池泽。
中药(中品)
干姜
味辛,温,无*。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味辛,微温。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生川谷。
葛根
一名鸡齐根。味甘,平,无*。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葛谷,治下利十岁已上。生川谷。
栝楼根
一名地楼。味苦,寒,无*。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生川谷及山阴地。
芎
味辛,温,无*。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生川谷。
当归
一名干归。味甘,温,无*。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洒洒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饮之。生川谷。
麻*
一名龙沙。味甘,温,无*。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生川谷。
芍药
一名白木。味苦,平,有小*。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生川谷及丘陵。
百合
味甘,平,无*。治邪气腹张,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生山谷。
知母
一名蚔母,一名连母,一名野蓼,一名地参,一名水参,一名水浚,一名货母,一名蝭母。味苦,寒,无*。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生川谷。
*芩
一名腐肠。味苦,平,无*。治诸热,*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生川谷。
*耆
一名戴糁。味甘,微温,无*。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生山谷。
*连
一名王连。味苦,寒,无*。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生川谷。
五味子
一名会及。味酸,温,无*。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生山谷。
桔梗
味辛,微温,有小*。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生山谷。
栀子
一名木丹。味苦,寒,无*。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皰皶鼻,白癞,赤癞,疮疡。生川谷。
檗(柏)木
一名檀桓。味苦,寒,无*。治五脏肠胃中结热,*疸,肠痔,止泄利,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生山谷。
吴茱萸
一名藙。味辛,温,有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根,温,杀三虫。久服轻身。生川谷。
枳实
味苦,寒,无*。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利,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生川泽。
厚朴
味苦,温,无*。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生山谷。
山茱萸
一名蜀枣。味酸,平,无*。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生山谷。
猪苓
一名猳猪屎。味甘,平,无*。治痎疟,解*,蛊不祥,利水道。久服轻身,耐老。生山谷。
石膏
味辛,微寒,无*。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产乳,金疮。生山谷。
下药(下品)
附子
一名茛。味辛,温,有大*。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生山谷。
半夏
一名地文,一名水玉。味辛,平,有*。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生山谷。
大*
味苦,寒,无*。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生山谷。
葶苈
一名大室,一名大适。味辛,寒,无*。治癥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生平泽及田野。
旋覆花
一名金沸草,一名盛椹。味咸,温,有小*。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生平泽、川谷。
连翘
一名异翘,一名兰华,一名折根,一名轵,一名三廉。味苦,平,无*。治寒热,鼠瘘,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生山谷。
桃核仁
味苦,平,无*。治瘀血,血闭瘕,邪气,杀小虫。
杏核仁
味甘,温,有*。治咳逆上气,肠中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贲豚。生川谷。
代赭
一名须丸。味苦,寒,无*。治*,贼风,蛊*,杀精物恶*,腹中*,邪气,女子赤沃漏下。生山谷。
鳖甲
味咸,平,无*。治心腹癥瘕坚积,寒热,去痞,息肉,阴蚀,痔,恶肉。生池泽。
常用中药用药特点
1.麻*:为发汗解表的要药。为用于肺气壅遏喘咳的要药。
2.白芷:为治疗阳明头痛的要药。
3.辛夷:为治疗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要药。
4.紫苏:为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药。
5.生姜:入脾经,善温中止呕,为“呕家圣药”。
6.荆芥:为发表散风通用药。
7.防风:为治风通用药。风药之润剂。
8.苍耳子:治鼻渊之良药。
9.香薷:夏月解表之麻*。
10.细辛:为治感受风寒、风湿之多种痛证及鼻渊头痛之要药;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
11.葛根:为治项背强痛之要药。
12.柴胡: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药。(为治疗肝胆证的要药。)
13.石膏: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为治疗气分高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
14.栀子: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
15.夏枯草:为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
16.*连:为治疗湿热火郁之要药;治疗泻痢的要药。
17.知母: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18.苦参:治湿热所致带下证及某些皮肤病常用药。
19.生地*:为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
20.金银花:为治疗一切内痈外痈的要药。
21.蒲公英:为治疗乳痈的要药。
22.紫花地丁:尤以治疗疔*为其特长。
23.野菊花:治外科疔痈之良药。
24.重楼:痈肿疔*、*蛇咬伤常用药。
25.漏芦:治乳痈之良药。
26.土茯苓:治梅*之要药。
27.射干:为治疗咽喉肿痛的常用药。
28.龙胆草:为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
29.连翘:为“疮家圣药”。
30.大青叶:为治血热*盛所致诸证之要药。
31.鱼腥草:为治疗肺痈的要药。
32.红藤、败酱草为肠痈要药。
33.射干:咽喉肿痛常用之品。
34.山豆根:治疗咽喉肿痛要药。
35.马勃:治咽喉肿痛常用药,对喉痹有出血和溃烂者尤宜。
36.马齿苋:治痢疾常用药。
37.半边莲:治热*所致疮痈肿*诸证常用药。(桔梗科)
38.金荞麦:以治疗肺痈咯痰浓稠腥臭或咯吐脓血为其所长。
39.白头翁:为治疗热*血痢之良药。
40.白蔹:常用之水火烫伤。
41.四季青:尤宜于治水火烫伤。
42.绿豆:甘寒,善解热*,如附子、巴豆、砒霜等。为解*良药。
43.生地: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
44.牡丹皮:治无汗骨蒸之要药。
45.青蒿:善除疟疾寒热,治疟疾之良药。
46.地骨皮:除有汗骨蒸,为退虚热疗骨蒸之佳品。
47.银柴胡:为退虚热疗骨蒸之常用药。
48.大*: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尤宜于实热便秘。淤血证常用药。
49.芒硝:为治疗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
50.威灵仙:为治疗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
51.番泻叶:用语习惯性便秘和老年便秘。
52.独活:为风湿痹痛主药。无问新久,均可应用。
53.威灵仙:为风湿痹痛之要药。性猛善走,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
54.徐长卿:为治风痹或痹症痛重之要药。
55.川乌:治风寒湿痹证之佳品。尤宜于寒邪偏盛者。
56.蕲蛇:透骨搜风,祛内外风邪,为截风要药。尤善治病深日久之顽痹。亦为抽搐痉挛之常用药,风*之邪壅于肌表常用之品。乌梢蛇功同此而力不及,然无*。
57.木瓜:为治疗风湿痹痛、经脉拘急之要药。(为治疗风湿痹证酸重拘急麻木及吐泻转筋常用药。)
58.松节:尤善治寒湿偏盛之风湿痹证,祛筋骨间风湿。
59.海风藤: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常用药。(胡椒科)
60.昆明山海棠:治风寒湿痹日久关节疼痛麻痹之良药。
61.雪上一枝蒿:擅止痛,治疗多种疼痛之良药。
62.秦艽:风药中之润剂。无问寒热新久均可配伍,热痹尤宜。亦为治虚热之要药。
63.防己:对风湿痹证,湿热偏盛肢体酸重关节红肿疼痛及湿热身痛者尤为要药。
64.桑枝:痹证无问寒热新久皆可,尤宜于风湿热痹。善走上肢。
65.海桐皮:尤善治下肢关节痹痛。
66.雷公藤:治风湿顽痹之要药。皮有大*。(卫茅科)
67.五加皮:强壮性祛风湿药。尤宜于老人及久病体虚者。
68.狗脊:对肝肾不足兼有风寒湿邪之腰痛脊强,不能俯仰者最为适宜。
69.千年健:“颇宜于老人”,常与钻地风相须为用。
70.雪莲花:尤宜于风湿痹证而寒湿偏盛者。
71.桑寄生:为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
72.藿香:芳香化湿浊要药。能止呕,为治湿浊中阻所致呕吐最为截要。
73.苍术:为治湿阻中焦之要药。风寒挟湿来犯不用羌活便用苍术。
74.厚朴: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为消除胀满之要药。)
75.砂仁:醒脾调胃要药。寒湿气滞者尤宜。为治妊娠气滞恶阻及胎动不安之佳品。
76.茯苓:利水消肿之要药。
77.车前子:利尿通淋。利小便以实大便。
78.滑石:为治湿热淋痛之良药;为治暑湿诸证之佳品;为治湿疮湿疹及痱*之要药。
79.瞿麦:治淋证常用药、热淋尤宜。
80.扁蓄:“善杀三虫”蛔虫、蛲虫、钩虫。
81.木通:为治湿热淋痛及心火上炎或下移小肠之口舌生疮、心烦尿赤之要药;为治乳汁不下及热痹之要药。
82.海金沙:诸淋疼痛之要药,淋证常用辅药。
83.石韦:尤宜于血淋。
84.萆薢:善利湿分清泌浊,为治膏淋要药。(薯蓣科)
85.金钱草:为治砂淋、石淋之要药;为治湿热*疸、肝胆结石之佳品。
86.茵陈:为治湿热*疸之要药。(为治疗*疸要药。)
87.附子: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88.干姜:温中散寒之要药。(为温暖中焦之主药。)
89.肉桂:为治疗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为治脾肾阳衰之佳品。(为治疗命门火衰之要药。)
90.吴茱萸:治肝寒气滞诸痛之主药。为治中寒肝逆或寒郁肝脉诸痛之要药。(为治疗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为治疗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之常用药。)
91.丁香:治胃寒呃逆之要药。
92.牡丹皮:为治疗无汗骨蒸之要药。
93.陈皮:为治痰之要药。
94.木香:为行气止痛之要药;也为治疗湿热泻痢里急后重之要药。
95.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止痹痛之要药。为妇科调经之要药。“乃气病之总司,女可之主帅也”,为气中血药。
96.薤白:为治疗胸痹之要药。
97.大腹皮:宽中利气之截药。
98.山楂: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
99.神曲:治食滞兼外感表证。
.麦芽:治米面薯芋食滞,能回乳。
.莱菔子:饮食积滞兼气滞者。
.鸡内金:为消食运脾之要药。
.使君子:为治蛔虫病之要药;为治小儿疳积之要药。尤宜小儿。忌与茶饮。
.苦楝皮:广谱驱虫中药。主驱蛔虫。
.槟榔:驱绦虫,兼能泻下虫体。
.南瓜子:去绦虫,与槟榔同用。
.鹤草芽:去绦虫新药。(蔷薇科)
.雷丸:广谱杀虫,尤宜绦虫。能直接杀虫。
.大蓟:为治血热妄行之要药。
.小蓟:为治血热妄行及疮痈肿*之要药。
.地榆:为治血热出血特别是下焦出血之佳品;为治疗水火烫伤之要药。
.侧柏叶:治各种出血病症之要药,血热者尤宜。
.苎麻根:止血清热安胎,历来视为安胎要药。(荨麻科)
.三七:为治出血、瘀血诸证之要药。(为伤科要药。)
.茜草:妇科调经之要药。
.蒲*:止血行瘀之良药。血证无论寒热有无瘀滞均可,实夹瘀者尤宜。尤为妇科常用药。
.降香:跌打损伤之内外出血证,外科常用之品。
.白及:为收敛止血之要药。尤多用于肺胃出血证。亦为外疡消肿生肌常用药。
.棕榈炭:收敛止血之要药。尤多用于崩漏。敛性强,应以无瘀者为宜。
.艾叶:温经止血之要药。为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克胞宫之要药;也为安胎要药。
.炮姜:治脾不统血之出血病症。
.灶心土:温经止血之要药。尤对吐血便血者更佳。
.川芎:为“血中之气药”。“下调经水,中开郁结”,为妇科要药。治疗血瘀气滞之要药;能“上行头目”也为治疗头痛要药。“头痛须用川芎”。
.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为活血化瘀止痛之良药。“心痛欲死,速觅延胡”。
.郁金: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
.虎杖:为治烫伤及*蛇咬伤之要药。
.姜*:长于行肢臂而除痹痛。
.乳香:外伤科要药。定诸经之痛。散瘀止痛,活血消痈,且祛腐生肌。
.没药:与乳香同为外伤科要药。治血瘀气滞较重之胃痛多用。
.五灵脂:治疗瘀滞疼痛之要药。常与蒲*相须,如《失笑散》
.丹参:为妇科调经常用药。活血调经之良药。去瘀生新而不伤正。“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另,四物汤:当归、川芎、熟地、白芍。
.红花:为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要药;也是妇产血瘀病症的常用药;并为治疗跌打损伤、瘀滞肿痛之要药。
.桃仁:为治疗肠燥便秘、肠痈、肺痈之佳品。(为治疗多种瘀血阻滞病症的常用药。)
.益母草:为治妇科经产病之要药。
.泽兰:为治妇科经产淤血病症常用药。尤宜于水瘀互阻之水肿。
.牛膝:为治疗经产病之要药。活血祛瘀中有疏利降泄。善引火(血)下行。
.鸡血藤:治疗经脉不畅,络脉不和常用药。(豆科)
.王不留行、穿山甲为下乳要药。穿山甲亦为治疗疮疡肿痛之要药。
.土鳖虫:伤科常用药。尤多用于骨折伤筋淤血肿痛。
.马钱子:消肿散结止痛,伤科疗伤止痛之佳品。亦为治疗风湿顽痹、拘挛疼痛、麻木瘫痪之常用药。
.自然铜:促进骨折愈合,为伤科要药。
.苏木:“扑损瘀血”妇科瘀滞经产诸证及其它瘀滞病症常用药。
.骨碎补:伤科要药。以其能入肾治骨,能治骨伤碎而得名。
.血竭:伤科及其他瘀滞痛证要药。
.莪术:专攻气中之血,香附而外又一“气中血药”。适用于气滞血瘀食积日久而成症瘕积聚,以及气滞血瘀食停寒凝所致诸般痹痛。常与三棱相须。
.三棱:功类莪术。均能破气行血、消积止痛。三棱偏破血,莪术偏破气。
.半夏:为治湿痰、寒痰之要药。(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尤宜治脏腑湿痰。味苦能降逆和胃,为止呕要药,尤宜于痰饮或胃寒所致胃气上逆呕吐。
.禹白附:祛风痰止痛,其性上行。尤善治头面部诸疾。
.白芥子:善除“皮里膜外之痰”,利气豁痰。
.皂荚:顽痰胶阻于肺,见咳逆上气,时吐稠痰,难以平卧者尤宜。
.旋覆花:为治肺胃气逆之要药。“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能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白前:无论寒热、外感内伤、新嗽久咳均可用之,尤宜于痰湿或寒痰阻肺,肺气失降者。降气化痰,温化寒痰。
.川贝:在“润”,尤宜内伤久咳,燥痰热谈之证。为治疗热痰及燥痰咳嗽之常用药。
.浙贝:在“泄”,多用治风热咳嗽及痰热郁肺之咳嗽。为治疗肺热咳嗽之常用药。
.竹沥:治痰热咳嗽,痰稠难咯、顽痰胶结者最宜。
.竹茹:治胃热呕吐之要药。
.天竺*:清化热痰,清心定惊。与竹沥同而无寒滑之弊。
.前胡:与白前相须而化痰之力不及。其性凉,用于外感咳喘不热者。
.桔梗:其性善上行。“一为诸药之舟楫,一为肺部之引经。”能载药上行。
.礞石:治惊痫之良药。攻消痰积、平肝镇惊。如《夺命散》。
.杏仁:为治疗咳喘的要药。
.百部:功专润肺止咳。为治疗新久咳嗽之要药。并能杀虫灭虱。
.紫菀:甘润苦泄,性温而不热,质润而不燥。长于润肺下气,开肺郁,化痰浊。凡咳嗽症,无论外感内伤、病程长短、寒热虚实皆可用之。
.马兜铃:热郁于肺,肺失肃降而发为咳嗽痰喘者最宜。
.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力缓。清肺热降肺火,尤宜风水皮水等阳水实证。
.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力峻。泻肺中水汽痰涎,邪盛喘满不得卧者尤宜。
.白果:治妇女带下属脾肾亏虚色清质稀者最宜。敛肺化痰定喘,若配麻*则“敛肺而不留邪,宣肺而不耗气”。
.洋金花:麻醉镇咳平喘药。对成人老人咳喘无痰、痰少而他要无效者用之。
.瓜蒌:为治热痰之胸痹之要药。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朱砂:既重镇安神又清心安神。为镇心清火,安神定志之药。
.龙骨:重镇安神常用药。
.酸枣仁:养心安神要药。
.缬草:安神镇静,祛风解痉。
.合欢皮:善解肝郁,为悦心安神药。
.远志: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益智强识之佳品。
.石决明:凉肝镇肝之要药。对肝肾阴虚肝阳眩晕尤宜。
.代赭石:为重镇降逆要药。尤善降胃气逆。亦为重镇潜阳常用之品。
.刺蒺藜:祛风明目要药。味辛,善疏肝经风热。
.生铁落:用于肝郁火盛之怒狂阳厥证。
.羚羊角: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尤宜于热极生风所致者。
.牛*:为清热解*良药。常用治小儿急惊风之壮热神昏、惊厥抽搐等症。
.珍珠:多用以治多种眼疾。
.钩藤:尤宜于肝阳化风者,尤宜于热极生风四肢抽搐及小儿高热惊风。(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常用药。)
.天麻:天麻可平肝阳、息肝风,药性平和,对各种病因的肝风内动、惊痫抽搐,无论寒热虚实均可应用。(为治疗眩晕、头痛之要药,无论寒热皆可。)
.全蝎:治疗痉挛抽搐之要药。其力不逊羚羊角。其性平和。
.蜈蚣:通达内外,搜风定搐之力强,与全蝎皆为息风要药。其性燥烈。
.僵蚕:对惊风癫痫而挟痰热者尤宜。
.麝香:为醒神回苏之要药。各种原因之闭证神昏,无论寒热皆效。另可催生下胎。
.苏合香:治面青、身凉、苔白、脉迟之寒闭神昏要药。
.冰片:凉开之品。
.石菖蒲:擅长治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神志昏乱。
.人参:大补元气,为救脱要药(为拯危救脱的要药;为补肺的要药;为补脾的要药)。
.西洋参:补气药中清补之品。性凉。气阴双补。气阴不足重症,火盛。
.*参:气血双补。
.太子参:补气药中清补之品。性平。气阴不足轻症火不盛及小儿,宜用。
.*芪:为补中益气要药。治气虚水肿要药。为“补药之长”。
.白术:为补气健脾要药(“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山药:为平补气阴之佳品。
.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调和诸药。号称“国老”。
.大枣:治疗心失充养,心神无主而“脏燥”之要药。
.沙棘:为藏医蒙医治咳喘痰多较常用药。
.饴糖:尤宜于脾胃虚寒之脘腹疼痛喜按,空腹时痛甚,食后稍安者。另用于小儿发育五迟。
.鹿茸:助阳之力强而起效慢,用治慢性阳虚。治急性力不及附子。为温肾壮阳、补督脉、益精血的要药。
.淫羊藿:亦称“仙灵脾”或弃杖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巴戟天:对肾阳虚兼风湿者尤宜。
.杜仲:为治肾虚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之要药;续断亦是如此。为治肝肾亏虚胎漏胎动之佳品。
.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之要药。
.菟丝子:亦为平补阴阳之品。功能补肾阳益肾精以固精缩尿,安胎。
.蛤蚧:治多种虚证咳喘之佳品。有固本培元之功。
.益智仁:为治脾寒泻痛或多涎唾之要药。
.冬虫夏草:有兴阳起萎之功,亦为平补肺肾之佳品,尤宜劳嗽痰血者。
.海马:有引火归原,续接真气之功。治肾虚作喘。
.当归:妇科调经之要药;内科补血之佳品(为补血之圣药,妇科补血调经的要药)。为活血行淤之要药。
.乌贼骨:为妇科之良药。
.熟地*:为养血补虚之要药;为补肾阴之要药。“大补五脏真阴”,“大补真水”。
.白芍: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阿胶:甘平质润,为补血要药,尤以治出血致血虚为佳。味甘质粘,为止血要药。
.何首乌:不寒、不燥、不腻,为滋补良药。
.枸杞子:平补肾精肝血之品。
.麻*根:敛肺固表止汗之要药。
.浮小麦:为养心敛液、固表止汗之佳品。
.五味子:为治疗久咳虚喘之要药。治肾虚精关不固遗精滑精之常用药。
.乌梅:治疗久泻久痢之常用药。
.罂粟壳:为涩肠止泻之圣药。适用于久泻久痢而无邪滞者。
.诃子:治疗久泻久痢之常用药。治失音之要药。为藏药之“百药之王”,其位似甘草。
.石榴皮:治疗久泻久痢之常用药。
.赤石脂:治疗久泻久痢、下痢脓血之常用药物。常与禹余粮相须。
.山茱萸:为平补阴阳之要药;为固精止遗的要药;为防止元气虚脱之要药。
.桑螵蛸:治疗肾虚不固之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白浊之良药。
.海螵蛸:为治疗胃脘痛、胃酸过多之佳品。
.莲子:治疗脾虚肾虚带下。
.芡实:治疗带下证之佳品。
.椿皮:止带之常用药物,尤宜于血热、崩漏、便血者。
.鸡冠花:治疗带下证之常用之品。
.常山:为治虐之要药。尤以间日虐、三日虐为佳。
.硫磺:治疗疥疮之要药。
.蛇床子:为皮肤及妇科常用药。
.蜂房:外科常用之品。
.升药:只供外用之外科常用药之一。
.硼砂:为喉科及眼科常用药,且多外用。
中药性能歌
中药主有几性能?四气五味及归经;还有升降与浮沉,有*无*统而称。
四气歌
四气寒热与温凉,寒凉属阴温热阳,温热补火助阳气,温里散寒功效彰,
寒凉清热并泻火,解*助阴又抑阳,寒者热之热者寒,治疗大法此为纲。
五味歌
五味辛甘苦咸酸,治疗作用不同焉,辛行气血主发散,甘和补中急能缓,
苦燥降泄能坚阴,咸能润下且软坚,酸能固涩又收敛,淡渗利水要记全。
六陈歌
枳壳陈皮半夏齐,麻*狼*及茱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
七情歌
相使一药助一药,相须互用功效添,相杀能制它药*,相畏*性被制限,
相反增*要记牢,相恶配伍功效减,单行无须它药配,七情配伍奥妙显。
中药在使用中,常常将两种或多种药物配合使用,成为配伍。中药在配伍中有一定的宜忌,可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1)单行:指单用一味药独自发挥治疗作用,如独参汤,单用人参1味(即一种)。
(2)相须:两种以上功能相同的药物合用后,可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称为相须。
(3)相许:两种功用不同的药物合用后,能增强各自的作用,叫相许。
(4)相畏:两种药物合用后,一种药物的*性或其它有害作用能被另一药物抑制或消除,叫相畏。如生半夏有*性,可配伍生姜来消除。
(5)相恶:两种药物合用后,能相互牵制而使作用降低或消失,叫相恶。如人参是大补元气的药,与莱菔子合用,补气功能则大大降低。
(6)相杀:一种药物能降低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性或副作用,叫相杀。如绿豆可解巴豆*,防风能解砒霜*等。
(7)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中*反应或副作用的,叫相反。如甘草反大戟、甘遂、芫花等。
以上七方面总称为“七情和合”。其中相畏、相恶、相反的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配方时应慎重行事。配伍得当,可增强疗效。配伍不当,不仅降低疗效,甚至有发生中*危险。凡两种药物合用时,能降低或丧失疗效,或能产生*性作用的,称为配伍禁忌。
十八反歌1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八反歌列述了三组相反药,分别: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南沙参、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增补
斑蝥荷叶马齿苋,犀角牛*不可从;禹余粮共赤石脂,凌霄卫茅治未工。*柏皮偕预栀子,伏龙没药莫相逢;王不留行赤小豆,王瓜商陆勿使攻。神曲麦芽车前草,枳壳枳实用亦凶,白芨白蔹并半夏,瓜蒌贝母五般真,莫与乌头与乌逐,逢之一反极如神。大戟芫花兼海藻,却与甘遂四般并,若遇甘草同煎服,纵有良医活不成。外有六般相反物,切需避忌认之真:蜜蜡莫与葱相见,藜芦勿使酒来浸;石决明休见云母,犯了之时祸不轻。
十八反歌2
中药材,十八反,海藻戟,甘遂芫,战甘草,当明辨;
半蒌贝,白蔹芨,俱攻乌,禁混剂;
诸类参,细辛芍,叛藜芦,忌参合。
另有反,勿同行,云母粉,反决明;
苋与鳌,禁混煎;葱和蜜,勿轻犯。
除了原本的十八反,云母粉忌与石决明混用;红苋菜忌与甲鱼同食;葱和蜂蜜忌同食。
十九畏歌1
硫*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槛炙焯莫相依。
硫*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神农本草经·序例》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尔,勿合用也”。自宋代以后,将“相畏”关系也列为配伍禁忌,与“相恶”混淆不清。因此,“十九畏”的概念,与上面所谈的“七情”之一的“相畏”,涵义并不相同。
十九畏歌2
石硫*,火中精,遇朴硝,便相争;
红白砒,忌水银;山狼*,怕陀僧;
川巴豆,*性烈,黑白丑,难顺情;
公母丁,忌郁金;芒朴硝,惧山棱;
川草乌,不顺犀;五灵脂,畏人参;
官桂类,治冷功,逢石脂,不协同;
凡修合,看顺逆,炮制用,莫相依。
妊娠服药禁忌歌
元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及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
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
引经报使歌
小肠膀胱属太阳,藁本羌活是本乡。
三焦胆与肝包络,少阳厥阴柴胡强。
大肠阳明并足胃,葛根白芷升麻当。
太阴肺脉中焦起,白芷升麻葱白乡。
脾经少与肺部导,升麻煎之白芍详。
少阴心经独活主,肾经独活加桂良。
通经用此药为使,岂能有病到膏肓。
五脏用药歌——心经
助阳桂附与细辛,泻火*连栀子心。
龙眼熟地补心血,生地胶冬养心阴。
人参五味益心气,朱砂琥珀安心神。
通窍菖蒲苏合香,豁痰牛*竹沥临。
欲化瘀阻急性子,桃仁川芎与丹参。
五脏用药歌——肝经
羚角钩丁熄肝风,镇肝赭石与决明。
龙胆芦荟泻肝火,滋养肝血首乌贞。
柴胡郁金疏肝郁,柔肝止痛归芍灵。
香附青皮理肝气,丹皮姜*血瘀通。
五脏用药歌——脾经
脾气不足参术山,导滞枳实厚朴添。
温脾干姜吴茱萸,中阳衰微姜附安。
升清升麻与荷叶,清泻大*与*连。
湿盛苍术薏苡苓,醒脾藿蔻与佩兰。
五脏用药歌——肺经
麻杏紫苏散风寒,清肺*芩地骨前。
葶苈白前泻肺饮,干姜细辛化寒痰。
杷叶瓜蒌肃肺气,款冬紫菀润肺全。
参芷五味益肺气,沙参二冬肺阴添。
热痰贝母天花粉,敛肺百合银杏安。
五脏用药歌——肾经
助阳肉桂与附子,益火之源消阴翳。
*柏知母泻肾火,壮水之主益精液。
五味蛤蚧纳肾气,壮阳起痿问肭脐。
阳起石与淫羊藿,菟丝潼蒺盐巴戟。
金樱锁阳固精关,枸杞熟地精血添。
强筋健骨壮腰膝,鹿茸龟板补骨脂。
脏腑用药歌——肺疾
桑叶杭菊味苦甘,疏散肺卫风热先。
前胡杏仁入太阴,咳嗽初起肺气宣。
桑皮配伍淡*芩,泻肺泄热功堪任。
野荞麦根配连翘,肺系热甚咽喉清。
麻*宣肺杏仁合,降气化痰平喘息。
苡仁杏仁共入方,化湿除痰能止咳。
痰热欠母蒌皮联,寒痰半夏陈皮痊。
款冬紫苑亦治咳,理肺温润痰嗽安。
热伤肺津津液耗,芦根石斛鲜用妙。
沙参麦冬甘苦寒,清金润肺奏奇妙。
胖大海合净蝉衣,化痰开音投最宜。
旋复花加海浮石,痰鸣气逆哮喘医。
补骨脂兼紫石英,补肾敛肺上气宁。
人参哈蚧治虚喘,纳气归肾研未珍。
仙鹤草伍白芨片,功专止血安肺金。
脏腑用药歌——心脑病
*芪宜与人参共,心气虚弱首当宗。
孩儿参合丹参用,益气行血心痹通。
胸膺痞闷或隐痛,香附郁金两相同。
当归身与酸枣仁,营血不足心怔忡。
温补心阳桂与草,止汗除烦药力宏。
蜜炙远志淮小麦,安神宁心总堪供。
夜交藤偕合欢皮,通治失眠建奇功。
痰火内发心官病,菖蒲郁金宜窍好。
类中胆星天竺*,豁痰清热不应少。
半身不遂亦可治,地龙牛膝用须草。
心下支饮长沙法,白术泽泻疗昏冒。
天麻更同白蒺藜,头晕目眩常取效。
景天三七徐长卿,研吞能除癫痫扰。
脏腑用药歌——脾胃病
柴胡*芩调升降,肝胃不和法宜尝。
芍药甘草缓急求,苏梗香附疏理良。
九香虫共八月札,通则不痛气滞解。
丹参苦同血竭配,痛则不通血瘀泰。
旋复代赭治噫气,降逆宣中仲师旨。
呃忒频仍尚有方,柿蒂应偕刀豆子。
连翘若还配知母,胃脘灼热服之愈。
扁豆山药补中虚,嘈杂思食勿庸虑。
白螺蛳壳能制酸,更增瓦楞效益显。
纳谷式微劝加餐,木瓜乌梅宜膺选。
腹痛泻泄木乘土,白术还需佐白芍。
全瓜蒌合望江南,便秘何愁取入药。
脏腑用药歌——肝胆病
柴胡配合制香附,疏肝理气如桴鼓。
厥阴热邪入*芩,奏效还赖连翘辅。
川楝延胡古方有,气血并调胁痛愈。
田基*偕鸡骨草,清肝泄热宜并取。
阴亏生地白芍尝,血虚归身首乌当。
女贞子与墨旱莲,乙癸同源双补强。
鳖甲再加生牡蛎,软坚消症用勿忘。
葫芦麦柴疗膨胀,煎汤代水法尤良。
茵陈若获栀子襄,功擅利湿兼退*。
海金沙共金钱草,肝胆结实力能除。
脏腑用药歌——肾病
肾虚汗出逢于风,风水*芪防已使。
白术倘与山药配,健脾益肾法可恃。
巴戟仙茅温肾阳,滋肾生地山茱萸。
知母更兼川*柏,下焦湿热恒相须。
南芡实加白莲须,固肾涩精功殊显。
革薜分清石苇配,小便混浊称灵验。
菟丝子合覆盆投,溺有余沥自能疗。
贯仲炭与荠菜花,血尿用之效亦优。
殷都翟俊凤中西医结合诊所:你身边的健康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