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509114.html本文导读
农历五月之*中,最不能忽视的,就是「湿*」。
夏季温度居高不下、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每天外出就像去「逛」大型桑拿房。
天地之间,湿气弥漫各处,使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离不开湿邪的「困扰」,久而久之出现了以下问题:
01
小肚腩越来越大,已是「喝口水都胖」的节奏,脸上海总是油腻腻、头发总是一缕缕的;
02
痘痘长不停,一痘未消一痘又起;
03
没有胃口、不想吃东西,或者吃一点点就饱了;
04
口渴但不想喝水,或是喝再多的水也不解渴,甚至越喝越渴;
05
每时每刻昏昏欲睡,早上起不来、中午睡不醒,晚上却又翻来覆去睡不好;
06
肢体困重,动一下就觉得腿上绑了沙袋;关节疼痛,感觉里面很沉重;
07
睡觉打呼噜、流口水,喉咙里总觉得有痰,经常要咳嗽、清嗓子;
08
女性私处总觉得湿漉漉的,还瘙痒有异味,男性常见阴囊潮湿;
……
如果有上述2种或以上的表现,那很可能「湿邪」已经潜入了你的身体!
所谓「千寒易去,一湿难除」,喝薏米水、有氧运动、拔火罐、艾灸、汗蒸……各种方法都尝试过了,但依旧湿邪「缠身」,如何才能高效去湿?
湿邪不除,百病生
湿邪盘踞在体内久了,容易诱发肥胖、脂肪肝、哮喘、胆囊息肉、肠息肉、恶性肿瘤,还要提防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那么,「湿」是如何侵袭人体、诱发疾病的?
人体的阳气是若能通调、舒畅,则情志愉悦,神清气爽。但如果升发的阳气,被湿邪裹挟,就像掉入了沼泽中:
若脾脏失调,脾土不能制水,则容易出现腹部胀满、身体沉重、腹泻,以及阴疮、湿疮流脓水等不适。
若湿在上焦,易出现头重目*,鼻塞声重;
若湿在中焦,多见痞闷不舒服;
若湿在下焦,则足胫跗肿;
若湿在经络,则可见下午潮热,筋骨疼痛,腰痛不能转侧,四肢痿弱酸痛;
若湿在肌肉则肿满,按肉如同按泥;
若湿在肢体关节则屈伸不利,僵硬;
……
不能是所有的湿气都能吃薏米的!当我们了解到不同部位、不同性质的湿,及其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症状,则能了解治疗的法则。
以常见的湿热为例。湿热证的形成原因是内热郁结,不能宣行水道,停滞而生湿,形盛气弱之人,最易患湿热。
症状多见小便赤涩,口渴欲饮自汗,脉滑数,舌苔*腻。现代医学讲的三高(糖尿病、血脂高、血压高)、各种胆结石、胆管结石、膀胱结石等,就是湿热的人最容易得的病。
治疗湿热病的大原则是「理脾、清热、利小便」:
(1)湿热*疸,身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用茵陈蒿汤;
(2)身*小便不利,口渴引饮,可用五苓散加茵陈;
(3)五心烦热,小便不利而渴者,可用桂苓甘露饮;
(4)时令天之湿热之气,触人口鼻,导致不饥不食,宜清热开郁,佐以芳香中药;
……
上述方法仅供参考,还需要专业医生来进行辨证论治。另外,身心是一体的,湿邪与情绪之间也有微妙的关系,焦虑与烦躁,抑郁与悲观等,都和体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接下来看一则徐泊涛大夫提供的医案:
患者是一名刚上初一的小孩子,在进诊室的时候他一脸的不情愿,看诊时也不愿意多说话。
据他母亲说,从小到大孩子的性格乖巧,学习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顺利考入重点初中之后,因为老师管理很严格,久而久之,孩子出现抵触的情绪,之后孩子变得叛逆、不听话。有一次,在班里和同学吵架,后来差点发展成打架,被老师警告,若再犯就要被退学。
孩子的母亲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带他来找我。我仔细观察孩子:他面部鼻梁旁边发青,这是肝胆火旺的表现。然后我问他「大便是不是不通」,他说:「经常便秘。」
通过望闻问切并开出药方之后,我为孩子进行按摩。我找到孩子肝经的太冲穴、胆经的侠溪穴、心包经的劳宫穴,每按一处穴位,孩子就大声喊叫,表示这地方剧痛无比。
我随后叮嘱家长,一定要回去每天坚持把三个穴位揉通。「千万别心软啊!」我强调。
之后,孩子带着药方回家调理。据孩子母亲反馈,孩子吃药后,大便通了;每天按揉穴位后,暴躁的情绪也很快平复了,学习开始步入正轨,再一次名列前茅。
「情绪病,可以从身体穴位切入截断。」这是徐泊涛大夫一再强调身心同调的原则之一。
《*帝内经》有云:「五脏出五志,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这其中,肝的原穴是太冲,徐泊涛大夫在治疗中还取用了胆经的荥穴——侠溪穴,再配合泻心火的劳宫穴,能较快地调理躁狂的情绪病。
只从情绪上去看,就会认为这个孩子只是单纯的青春期情绪冲动。如果治疗不得当,家长着急,采取了打骂孩子的管理方式,那孩子就会越来越暴躁,其结果就是另外一番局面。
要将孩子从「大老虎」变回「绵羊」,需要的就是「身心同调」。
↓更多家庭常见病治疗法,可订阅↓
↑更多家庭常见病治疗法,可订阅↑
懒人祛湿小妙招
1、艾灸助力祛湿,给力!
要想祛湿更高效,除了辨清湿邪的性质、位置之外,还可以借助艾灸和饮食来进行调理。其中,艾灸的话,可以选择大椎穴和丰隆穴。
大椎穴:通阳散寒
大椎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是督脉上的穴位,督脉主一身之阳气,具有清热解表、温经通络、散寒止痛的功效,艾灸此穴可以通阳散寒、解表湿。
丰隆穴:化一切痰
丰隆穴为祛痰要穴,施以艾灸,可化一切的痰,包括有形的痰,无形的痰。
丰隆穴的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处。
2、这些坏习惯,戒掉!
晚睡、熬夜
从中医角度来说,总觉得睡不够是脾虚的表现之一,睡好觉也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建议每天晚上10点左右去睡觉,睡前2小时适当运动,会让你的睡眠质量更高。
但这里说的运动并不是跑步、健身等,而是进行简单的导引、静坐等轻柔、慢节奏的运动。
↑十二经筋导引之脾经(节选)↑
爱喝酒
这是加重「湿*」的关键因素,从中医上来讲,酒助湿邪,因此酒精尽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浇愁。
口味太重
肠胃功能好坏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油腻、过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
喜生冷饮食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激凌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因此不易过量食用,烹调时最好加入葱、姜来减弱蔬菜的寒凉性质。
久坐不运动
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大的表现。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适当运动,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进身体器官协调运作,加速「排湿」。
另外,久坐不动的人会出现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还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头疼、头晕。
虽说艾灸、食疗可以通阳、祛湿减重,但是,该如何明确判断自己身上的湿气是哪一种,及其典型的症状有哪些?又该如何对症解决?有哪些便捷且易于坚持的好方法?不同体质,不同症状如何配穴、取穴?您需要有一位明医来为您细心指导,方能避免走错路,反而影响了健康。
跟徐大夫学中医,实现身心同调
如何辨明自己的身体情况、了解疾病的发生的原因?
中医复杂难懂,如何轻松掌握相关知识?听徐大夫给你讲故事、分享医案病例!
如何简便且廉价地处理亲朋好友的不适,有没有简单的方式来获得健康?
家庭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出现哪些疾病?
针砭汤药、静坐与导引,艾灸、点穴还是刮痧,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
《身心同调中医健康营(家庭篇)》有丰富的课程内容,在认真负责的徐泊涛大夫指导,以及细心体贴的助教帮助下,让你掌握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逻辑,轻松学会望闻问切、取穴点穴、推拿按摩、静坐导引、艾灸……
通过认真学习和不断实践,改善了自身健康状况后,遇到各种疼痛、感冒、咳嗽、失眠等家庭常见不适,也不再慌乱、无助,让自己成为家庭中值得信赖的依靠。
以下是身心同调一期学员的相关反馈:
也许,你从未真正理解「健康」二字
↓新课拼团优惠,徐大夫在线指导↓
↑长按图片,扫码参团↑
声明
版权声明:
1.本文整理自徐泊涛大夫医案,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欲转载及内容合作,请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