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目前正在开展各种消化道(胃、结肠、直肠等)息肉镜下手术治疗,有需要的欢迎垂询:-
[大肠息肉科普]
大肠息肉是对大肠黏膜表面的隆起状病变在没有分类、定性之前的统称。
大肠息肉最常见的部位是直肠和乙状结肠,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具有癌病可能。
大肠息肉的产生与遗传、饮食、慢性炎症的刺激等有关。
只有1枚为单发息肉,2枚以上为多发息肉,超过枚称为息肉病。
文献报道:大肠癌多由腺瘤发展而来,绒毛状腺瘤癌变较高,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癌变较高。息肉较大,癌变率越高。
中医学认为,大肠息肉有大肠湿热蕴结,气机不利,津液留滞,瘀血浊气凝聚而成。
1.便血多为无痛性便血。常呈鲜红色,以左侧大肠息肉引起便血最多见,甚至引起贫血。
2.粪便性状多为黏液便,便意不尽或里急后重感,有时只排出黏液,称为假性腹泻。
3.息肉脱出有长蒂的息肉可以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此症状小儿多见。
4.腹痛一般很少见,较大的息肉有时可诱发肠套叠而引起腹痛、腹胀甚至出现肠梗阻。
5.腹泻右半结肠的息肉可有便频,甚至腹泻;直乙状结肠较大的绒毛状腺瘤,由于分泌物较多,可以导致假性腹泻,每天大便次数3~5次或10余次不等。
6.全身表现腹泻可引起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长期便血可以导致贫血等。
大肠息肉内镜下表现:内镜检查包括直肠、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或电子结肠镜的检查,可直观到息肉,并且可以进行活组织检查,圈套电灼、圈套结扎等治疗,比X线钡灌肠诊断率高。
内镜下,大肠息肉形状有半球形息肉、柱状息肉、丝状息肉、桥形息肉等。
如果是腺瘤性息肉多呈淡红色,有充血、糜烂;增生性息肉多呈苍白色;
炎性息肉多有充血。一般认为,小息肉、有蒂息肉的癌变率低;广基、大息肉癌变率相对较高,如果再出现息肉头部溃疡,几乎%有癌变。
有蒂息肉治疗相对容易,可以圈套切除,而宽基息肉则圈套较为困难。
1.复方乌梅汤保留灌肠治疗多发性息肉不能手术的患者。
2.云南白药胶囊2粒,口服每天四次,用于出血较多暂时不能手术者。
3.经肛门或骶尾部手术切除治疗.
4.肠镜下息肉切除术。
谢德正
您的欣赏是我的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