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做胃肠镜检查前,医生一般会向受检者询问是否同意取活检,做完检查后,有些受检者会被告知取了活检,需要等几天才能出结果。
那么,取活检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明明已经做了胃肠镜检查了为什么还要进行活检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活检?
活检在医学中属于病理学的一种检查方法。我们在胃肠镜检查中,发现一些可疑的消化道病变,可以通过胃肠镜的活检孔道,用一次性活检钳快速、准确地取得这些病变的黏膜标本,然后送至病理科,对其进行病理学检测,以鉴别病变的性质,为胃肠镜的诊断提供病理依据。
其实并不是所有行胃肠镜的人都必须做病理检查,镜下观察如未异常黏膜,胃皱襞正常,无合并粘膜充血糜烂也没有溃疡的形成,其实可以不用取活检。
胃体发现不规则糜烂、溃疡时应取活检证实溃疡的良恶性。有经验的胃镜医生如发现可疑粘膜也应及时活检,若是早期胃肠癌,发现及时可行手术治疗,提高生存率。早期胃癌很隐匿,胃内粘膜与慢性胃炎没啥明显差异,遇到此种情况需提高警惕,有必要取活检以明确诊断。
对于早期胃癌,宁可全部筛查,不可漏诊一例。
胃肠道活检非常简便,由于取得的组织仅有几毫米,创伤非常小,患者也不会有额外的痛苦。
一次性活检钳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活检呢?做活检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活检可以判断病变是良性或恶性。
比如,大约2%的胃溃疡可能发生癌变,溃疡癌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癌变早期尚未形成明显肿块等典型特征时,往往仅有溃疡边缘粘膜颜色的轻微改变,如果此时对溃疡周围的胃黏膜做病理检查,就能及早发现肉眼无法确定的早期胃癌。
还有一种情况是消化道息肉。
消化道息肉一般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样息肉两种类型。增生性息肉是由慢性炎症刺激形成的,常常多发,体积较小,表面光滑,癌变概率较低。而腺瘤样息肉一般体积较大,表面多粗糙,外形不规则,癌变的概率相对较高。这种息肉直径越大,癌变的可能性越高。
一般认为小于1厘米的,癌变率约为1.3%;大于2厘米的,癌变率可高达50%。如何鉴别消化道息肉的性质,判断其有无癌变等情况,这也要借助于我们的活检来进行。
其次,取活检是诊断萎缩性胃炎的金标准。
我们经常见到胃镜报告单上写着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这有什么区别呢?萎缩性胃炎除了胃黏膜的炎症表现外,还可见到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或伴肠上皮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等,甚至癌变。
通过胃黏膜活检,可确定受检者是否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这两种变化是胃癌的主要癌前病变。
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前期状态,就是说发展为胃癌的可能性比正常人要高,因此此类患者需要进行定期胃镜检查。
活检可以鉴别疾病性质和发现其他疾病。
比如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多见黏膜弥漫性糜烂、溃疡、出血等改变,病理学检查可见炎性细胞浸润、隐窝炎及隐窝脓肿等改变,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确诊有重要意义。
克罗恩病以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为表现,同样也强调活检的作用,病理学发现非干酪性肉芽肿和(或)具备较典型的组织学改变才可确诊。
另外,胃粘膜活检也可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其他疾病,不再一一赘述。
取活检的受检者,要注意哪些事项?
首先,取活检并不疼痛。
活检钳钳取的组织仅有几毫米,损伤小,出血量少,多数患者可自行止血,少数出血量大的,内镜下也可喷洒止血药物来止血,一般不用担心术后出血的问题,两个小时后即可进食水。
但是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的患者,术前需要告知医生谨慎活检或者提前停药。
其次,受检者要放宽心态。
活检只是协助胃肠镜诊断,用来明确一些疾病的类型,范围,严重程度等,并非所有取活检的病变都是恶性病变,因此不必过于担心,只需耐心等待2-3日,即可得到胃肠镜的病理检查结果。
(图文来源于网络仅作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院温馨小提示
当你或身边的朋友/亲人出现“胃痛、恶心、胃胀、反酸、烧心、口苦、口臭、嗳气、腹泻、便秘、便血”等胃肠不适症状应及时进行胃肠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网上预约:登录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