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肠息肉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丸说明书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lff/140107/4322968.html

一、概述

大肠息肉是指发生于大肠粘膜的各种局限性隆起病变。组织学类型很多;外形多种多样、千奇百怪;大小不等,从半透明的、难以辨认的小突起直至直径3-5cm甚至10-20cm不等;可单发亦可多发。单从息肉外观难以准确判定组织学类型,通常需要内镜活检明确诊断。

二、息肉形态学分类

山田I型、

山田II型、

山田III型

山田IV型

三、大肠息肉的组织学分类

四、肿瘤性息肉

1、大肠腺瘤是由腺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当腺上皮细胞更新平衡失调,腺上皮出现异型性,构成腺瘤,是大肠息肉中最为常见的。

2、总患病率30%-50%,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岁达30%,70岁达50%65%。

3、腺瘤的好发部位以直肠、乙状结肠为主,占全结肠的70%-80%。但随年龄的增长,右半结肠的比例升高。

4、多发腺瘤比较常见。

5、腺瘤的大小一般为0.5-2.0cm,少数大于2cm,最大可达10-20cm。小于0.5cm的称小腺瘤。有些肉眼难以辨认,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数个腺体(10个)的腺瘤,称微小腺瘤。

6、腺瘤多半球形,或扁平型,随着息肉增大可表现为有蒂或无蒂。并由表面光滑逐渐发生分叶。

7、根据组织学特点将腺瘤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3种。根据其腺上皮的不典型增生的程度将其分为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3级。

1)管状腺瘤

最常见,占腺瘤的80%。多为有蒂型,常多发。0.5cm以下的小腺瘤由正常粘膜覆盖,少数表面粘膜发红,一般无蒂。多数管状腺瘤为1-2cm直径大小,少数可大于3cm,常有蒂,呈球状或梨状,表面光滑,可有浅裂沟或分叶现象,色泽发红或正常,质地软。

管状腺瘤(Is),大小5mm

管状腺瘤(IIIL-IVPitpattern)

管状腺瘤(Is)7mm

管状腺瘤(Is)IIIL型pit

2)绒毛状腺瘤

又称乳头状腺瘤。较少见,占腺瘤的10%左右。多无蒂或亚蒂。体积大,一般直径2-3cm,最大可达10-20cm。常呈绒球状、花坛状或菜花状,表面有细长绒毛或结节状突起,颜色苍白发*,质软而脆,易出血,常伴糜烂,表面常附有大量黏液。

绒毛状腺瘤

3)混合性腺瘤

又称管状绒毛腺瘤.为以上两种的中间型。中等大小,多为厚柄的蒂。表面部分呈绒毛或结节状,质软。组织学呈腺管结构,部分呈绒毛结构,绒毛结构占腺瘤表面的1/5至4/5之间。

混合型腺瘤

4)腺瘤癌变

1、腺瘤属癌前病变已被公认。其癌变潜能与腺瘤的组织学类型、腺瘤的异型程度、腺瘤的大小等有关。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文献报道为30%-50%;管状腺瘤的癌变率最低,报道为3%-8.5%;混合性腺瘤的癌变率居中,为11.9%-22.5%。

腺瘤恶变(VnPitpattern),大小约2.2cm

2、腺瘤随着体积的增大,癌变机会升高。当腺瘤体积小于1cm时.其癌变率为0.3%-1.3%,当腺瘤体积大于1cm,小于2cm时.其癌变率为3.6%-9.5%,当腺瘤体积大于2cm时其癌变率为6.8%-46%。一组报道枚管状腺瘤中浸润癌的发生率(含癌率):0.9cm以下为0.3%;1.0-1.9cm为3.6%;2.0-2.9cm为6.8%;3cm为12.4%。

腺瘤恶变(VnPitpattern)大小1.5cm

3、腺瘤不典型增生的程度越重,其癌变的机会越大。一组报道个腺瘤中,发生癌变的19例,其中有18例发生在重度不典型增生的基础上,占癌变腺瘤的94.7%。而非癌变的枚腺瘤中,重度非典型增生45枚,仅占5%。另有报道显示腺瘤异型程度为轻度时,癌变率为5.7%;中度时为18.0%;重度时为34.5%。腺瘤的癌变还与腺瘤的形态有关,有报道有蒂腺瘤癌变率为4.5%,无蒂腺瘤为10.2变率达10%一20%,明显高于同样大小的其他形态腺瘤。

管状腺瘤(高级别)

管状腺瘤(高级别)

(2)腺瘤病

1)家族性腺瘤病

患者的大肠有个以上甚至数千个腺瘤,有严重的恶变倾向,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大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其大肠内腺瘤的形成一般在20岁左右,30岁以前。内镜下根据腺瘤的密集程度分3度:10cm肠段内腺瘤数多于枚为重度;l0cm肠段内腺瘤数为枚左右时为中度;10cm肠段内腺瘤数为30枚左右时为轻度。腺瘤总数多于0枚时称密生型,小于0枚时为非密生型。

家族性腺瘤病除累及大肠外,还可以在上胃肠道发生腺瘤。上胃肠道腺瘤的部位是十二指肠乳头附近,亦可发生癌变,应引起重视。家族性腺瘤病癌变率高。诊断本病后如不进行治疗,最少5年,最长20-35年,癌变终将发生。癌变的高峰年龄是40岁左右,有人统计至40岁已有80%的患者发生癌变。

家族性腺瘤病

2)大肠腺瘤病的处理原则

一般主张家族成员自13岁开始进行结肠镜检查,阴性者以后每2一3年复查一次,直至30岁方可除外。若为阳性,诊断确定后一般建议做全结肠切除,回肠肛管吻合。同时应对胃、十二指肠进行内镜检查,尤其是十二指肠乳头附近,发现腺瘤即内镜下切除,并需每2一3年复查一次。

五、错构瘤性息肉

(一)幼年性息肉

1、幼年性息肉也称潴留性息肉。多青少年发病,中、老年偶见。内镜所见息肉多单发,约70%。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息肉多有蒂,只有很少小息肉为无蒂型。蒂多细长,不含肌肉成分。息肉多呈直径1-2cm大小的球形,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也可有分叶,常伴有糜烂和浅溃疡,明显充血呈暗红色,常易出血。

2、息肉多达10个以上者称幼年性息肉病。

3、幼年性息肉和息肉病的处理原则是:遇大出血、肠梗阻、肠套叠时需急诊内镜或手术治疗,设法将息肉切除。若有条件,即使无以上并发症,也可以内镜下高频电切较大的息肉,以防并发症的发生。

(二)Peutz-Jeghers综合征

1、又称黑斑息肉综合征。其特征为皮肤粘膜色素斑、胃肠道息肉和遗传性。色素斑常沉着于口唇、颊粘膜、口周皮肤、手脚掌面的皮肤,为黑褐色。胃肠道息肉分布于全胃肠道,以空肠最常见,其次是回肠和结肠,直肠少见,散在分布。

2、息肉发现年龄较色素斑晚,一般20岁左右。

3、结肠镜下Peutz-Jeghers息肉的特点是散在多发常见,少数单发,在一个视野里很少见数枚息肉。息肉的大小差异明显,小的数毫米,大的数厘米。多有蒂或亚蒂,且蒂较粗,蒂内有肌肉成分,因此蒂可竖起,少数无蒂。息肉表面不光滑,有许多小叶状突起,小叶问有深凹的裂沟。质地中等偏软,色泽与周围粘膜相同。

4、此类息肉属于非肿瘤性息肉,但有少数可发生癌变。癌变发生于异型增生的腺体。有人认为异型的腺体即为腺瘤,癌变发生于所合并的腺瘤成分。

5、Peutz-Jeghers综合征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但有的家族成员中只有胃肠道息肉而无皮肤粘膜黑斑,或只有皮肤粘膜黑斑而无胃肠道息肉,这是不完全遗传的结果。

6、本病的治疗原则

同幼年性息肉的治疗,主要是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本病生存情况明显低于一般人群。除死于出血、梗阻等并发症外,30岁以后还可死于伴发的不同部位恶性肿瘤(比一般人群高9倍)。

六、化生性息肉和息肉病

1、化生性息肉又称增生性息肉。很常见,尤其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直肠。内镜下化生性息肉通常为小丘状的隆起,大小多在2-5mm直径之间。偶见直径lcm大小。

2、息肉表面光滑,色泽稍显苍白或与周围粘膜相同,易反光,质地软。通常单发,约10%多发,一般5-10个或再多一些。

3、多发的化生性息肉病与家族性腺瘤病需内镜下活检从组织学上进行鉴别,单靠肉眼难以判断。

4、属于非肿瘤性,与癌无明显关系,一般不引起症状,无需特殊治疗。但部分增生性息肉含有异型增生的腺体(有人认为是合并的腺瘤),这些成分可发生癌变。因此对增生性息肉也要处理,以防癌变。

七、炎症后和炎症性息肉及息肉病

1、也称为假息肉,继发于大肠各种炎症性疾病。由于炎症的损伤使肠粘膜发生溃疡,上皮破坏,继之上皮再生修复,纤维组织增生,增生的纤维组织与残存的岛状粘膜构成息肉。

炎性息肉

2、内镜所见此类息肉一般无蒂,形态多为丘状或不规则形,多似绿豆、*豆,有些呈树枝状、蠕虫样、高柱状或索条状,有些呈粘膜桥状。

多发炎性息肉

3、息肉表面光滑,色与周围粘膜相同,质软。

4、炎症性息肉属非肿瘤性息肉,很少恶变。

多发炎性息肉病

5、炎症性息肉病由多发的息肉构成,需与腺瘤病加以鉴别。前者分布于炎症受累的肠段,较散在,少数密集。内镜一下活检可明确诊断。

八、良性淋巴样息肉和息肉病

1、息肉由大量成熟的淋巴细胞和增生的淋巴滤泡组成。病因不明,可能是对炎症刺激的一种反应。有些发现伴有免疫球蛋白的紊乱,从而认为本病不属炎症而与免疫缺陷有关。

多发淋巴样息肉病

2、内镜发现孤立的良性淋巴样息肉多发生在直肠,单发或散在数枚,无蒂型,直径数毫米,少数可达lcm左右。表面光滑,色泽相同于周围粘膜或稍苍白,质软。儿童和青少年可能是一种正常现象。

多发淋巴样息肉病

3、此型息肉属良性,不发生恶变。可随一些感染性疾病的解除而消退。一般无需对息肉进行特殊处理。可抗感染治疗,出血者尽量内镜止血,一般不采取手术治疗。

此外还有CowdenSyndrome、Cronkhite-CanadaSyndrome等罕见疾病。

CowdenSyndrome

Cronkhite-CanadaSyndrome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