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用什么药膏好 http://pf.39.net/bdfyy/bdfrczy▲题图来自小品截图
昨天春晚,想必大家都看了*的小品《一波三折》。这个小品在让人捧腹大笑的同时,也呼吁了定期体检的重要性。虽然里面有「吃核桃补脑」、「吃黑芝麻头发变黑」这种朴素的「以形补形」的不科学观念,但在春晚的舞台向大家强调重视健康、定期体检,还是意义非凡、功德无量。但是,关于体检的事情,这个小品只说对了一半……
文
可友健康
一开始,*扮演的老年人有一些非常常见的想法:
-「小病不用治,大病治不了,一去体检,反而耽误事儿。」
-「多运动、看养生小文章比什么都有用,体检是最没用的。」
「只要不去体检,我就没病」这样的观念,在许多老人的心目中,仍然根深蒂固。就好像被套牢的股民,深信「只要股票不卖,我就没亏钱」,一样的掩耳盗铃的鸵鸟心态。
好在,许多年轻人已经了解体检的重要性,会提醒自己的父母定期体检,甚至先斩后奏连哄带骗让他们做体检。*扮演的母亲最后也醒悟了,懂得了体检的重要性,也呼吁大家定期体检。
可是,只要定期体检就万事大吉么?体检需要做什么项目?不需要做什么项目?应该由谁来制定体检计划?
套餐化体检,大家可能会认为越贵、越全面越好。恨不得小到尿常规、大到全身CT扫描全都包含在内,仿佛这样就安心很多。然而,看起来大而全的体检套餐,可能导致该查的没查、没必要查的反而查了一堆,比如肿瘤标志物筛查癌症、每年做胸透,都是不科学的,可能让大家产生不必要的焦虑。
比如,小品里体检拍胸片查出气管炎。但其实,常规体检根本不需要拍胸片,胸片也不能筛查肺癌。对于肺癌风险高的人群,推荐直接筛查低剂量胸部CT,而不是胸片。
最终,这位母亲相信了自己体检结果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仅仅看体检的指标,不结合病史、家族史、病人意愿,就得出「身体非常健康」的结论,是不是太草率?相同的指标对不同人的意义一样吗?体检结果究竟该如何解读?
有些时候,体检报告的指标正常,并不代表身体就没事。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就是血脂升高的情况。医院把低密度脂蛋白(血脂的一个指标)的正常值范围定得很宽,但是对于有心脏病或者其他多种慢性疾病得人来说,即使低密度脂蛋白显示在正常范围内,也就是体检结果是正常的,依然有很高的中风和心梗的风险,需要积极干预、甚至服用药物。所以,体检报告的解读不能只看数字,还要结合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仔细分析。
平时体检报告结果出来以后,有人随便看一眼,没什么大问题就束之高阁;有人想找医生咨询,一想到排队三小时问诊三分钟,就望而却步;有人前后折腾好几天,问诊了不少医生,得到的却是并不循证的解读,以及一堆垃圾药。没有合理的分析和循证的解读,这份体检报告就没办法发挥价值。
其实,仅仅定期体检是不够的、甚至是错误的。体检项目和检查间隔需要个体化定制、体检报告也需要科学细致地解读。可能对很多人来说,这样的科学体检方式还比较陌生,但它已经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成百上千的人,能够最大程度上地早期发现疾病、避免过度体检、省钱省力省时间。
可友是科学体检的先行者和实践者,我们体检套餐包含体检方案定制+体检报告解读,涵盖体检前和体检后的咨询服务,不限地域、可纯线上使用,是春节给家人和朋友的一份健康好礼,长按下方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