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保健专家谈健康丨小息肉,大隐患带您认识 [复制链接]

1#
医院脾胃肝病一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学习期间师承于省名老中医曾升海主任医师,在西安医院进修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专业各半年。为长安米氏内科流派传承人,拜师于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

什么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是一类从粘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人群中总发病率达到1.6%~12.0%,中年后发病率高达10%~30%,而且95%以上的大肠癌是从大肠息肉一步步演变而来,因此预防和及时治疗大肠息肉非常重要。

大肠息肉的分类

大肠道息肉可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性息肉和家族性腺瘤病,以腺瘤性息肉最为常见,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三种类型。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幼年性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一般不会癌变。

患大肠息肉的主要诱因

1、年龄。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率增高,建议50岁以上的人群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有必要做一次肠镜检查。2、慢性炎症刺激引起黏膜增生而发生息肉;3、代谢相关的各项因素。包括超重、肥胖(尤其腹型肥胖)、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脂肪肝、代谢综合征等,都是大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4、肠道菌群失调、吸烟、饮酒、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容易发生结肠息肉。国内饮食西化也是结肠癌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原因。5、遗传因素。因此,家属中有结肠癌和或多发性大肠息肉的患者,应该积极肠镜检查。6、慢性便秘,造成肠黏膜损伤,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大肠息肉的症状及发展

大肠息肉一般没有症状。少数息肉因表面糜烂或被粪块擦伤可以出现无痛性出血。从发病年龄上看,腺瘤性息肉要比大肠癌早5~10年。腺瘤性息肉的癌变与其大小、形态和病理类型有关。广基腺瘤的癌变率较有蒂腺瘤高;腺瘤越大,癌变的可能性越大;腺瘤结构中绒毛状成分越多,癌变的可能性越大。

大肠息肉的治疗

为了预防大肠癌的发生,肠镜检查非常重要,发现大肠息肉应该尽早治疗,目前肠镜下切除息肉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例如氩气刀烧灼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和剥离术等等,大多可以将息肉完整切除。来源:医院责编:田力审核:晓宁本平台投稿邮箱:bjswjjxjk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