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字,阅读约需3分钟
不痛不痒,能吃能睡,怎么体检就查出有胆囊息肉呢?什么是胆囊息肉?胆囊好端端的,怎么就长了息肉呢?别着急,极诊君一一为您解答!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指起始于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
胆囊息肉的特点
胆囊息肉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有时也会出现上腹部闷胀不适、进食油腻食物或饱餐后出现右上腹疼痛的症状),也不会影响日常生活,故不易察觉。它多是在体检中做腹部B超时被发现的,因此,一定要坚持定期体检。胆囊息肉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为4%-10%,男性稍多于女性。
众多周知,胆囊是一个容易长结石的器官,胆结石是胆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而胆囊息肉是除结石以外第二常见的胆囊疾病。
为何会有胆囊息肉呢?
胆囊息肉的发病,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遗传、情绪等都有关系。其实,在胆囊息肉的类型中,胆固醇息肉就占了60%-70%,由此可见,胆囊息肉还是挺中意肥胖的人群。
饮食不规律,经常不吃早餐
饮食不规律、经常不吃早餐,胆囊内的胆汁无法及时排空,长时间滞留在胆囊内,容易变粘稠、形成结晶附着在胆囊壁上,不仅容易出现胆囊息肉,也容易引起胆结石,诱发胆囊炎。
吃的太好
正如以上提及的,胆固醇息肉占绝大比例,因此,这也无不得益于我们太好的伙食。体内的胆固醇增多,主要也是我们摄入的营养物质大大超过了我们身体所需(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体内75%的胆固醇都是自身合成的,而非直接进食含有胆固醇的食物,所以防止体内胆固醇增加并不是盲目地的仅减少富含胆固醇的食物的摄入,而是保证各方面营养物质摄入的均衡,防止营养物质摄入过剩)。
遗传
胆囊息肉患病有一定遗传倾向。
胃肠病患者
经常情绪不稳定,心情压抑、焦虑、压力大等
如果有胆囊息肉,应该怎么应对呢?
对于胆囊息肉,临床医生一般是根据息肉的直径以及息肉的增长速度(对于定期复查的胆囊息肉患者,建议保存好每次的检查报告,方便医生对息肉增长速度做评估)确定治疗方案。
大多数的胆囊息肉,直径小于1cm且无临床症状,是不需要治疗的,只需要每6个月定期复查,观察息肉大小变化即可;对于直径超过1cm或复查发现生长速度很快(一年就增长2-3mm或以上)的胆囊息肉患者建议将胆囊切除。至于具体的治疗方案,请遵医嘱。
对于切胆手术,很多患者都不是很能接受,疑惑为什么不能采取保胆治疗呢?
虽然大多数胆囊息肉并不会产生恶变,演变成胆囊癌,但胆囊息肉与胆囊癌有着密切关联。在胆囊息肉中,有一种腺瘤性胆囊息肉,与胆囊癌的发生有关,而这种类型占据全部胆囊息肉的17%。腺瘤性胆囊息肉的总体癌变率约为8%,而直径超过1cm的单发腺瘤性息肉,癌变率可达10%~20%,超过2cm的胆囊息肉癌变率约为30%~50%。
胆囊癌的恶性度非常高,临床治疗效果也不理想,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因此,一旦胆囊息肉演变成胆囊癌,大多可能意味着不能治愈。
然而,目前仅仅依靠影像学检查,无法准确判断胆囊息肉属于哪种类型。
因此,综上几个因素考虑,尽管胆囊息肉多为良性,但对于直径超过1cm的胆囊息肉,医生仍然建议手术切除(手术多是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目的在于把胆囊癌提前扼杀在摇篮里。所以,在疾病诊治中,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的医生,他们的诊疗方案一定是在考虑各方面因素后,做出的最有益于患者的最佳方案。
如何预防胆囊息肉的发生呢?
1、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
2、规律饮食、早餐吃好
3、均衡饮食、避免摄入过量、外食避免过油、少吃夜宵4、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5、少熬夜,尽可能规律作息
6、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资料来源:互联网开心点??,有心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