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有病友让我帮忙看一下检查单,B超肝光点密集增粗,门静脉13cm;而CT检查门静脉只有11cm,病友问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两者的区别。
首先两者的检查原理是不一样的,B超利用了超声波的折射原理,CT则是一种X光检查,两者各有长短,有时需要互补,不能单纯说那个设备好。
两者的优点比较:
B超检查优点:肝脏常规检查B超是首选的检查方式。脂肪肝、肝囊肿等B超都是可以准确检查出来的。对于辅助诊断肝脏,胆囊、胰腺等部位病变中,应用都是比较广泛的。B超检查对于患者没有太多的要求,具有方便、价格低、无损伤、无痛苦、无辐射、能反复检查等优点,很受患者的欢迎。
CT检查优点:检查范围相对就更广泛一点了,如果查过B超之后,显示异常,不能确定是什么原因,就可以进行CT检查,CT检查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检出直径1.0cm左右的微小癌灶。应用动态增强扫描可提高分辨率并有助于鉴别血管瘤。应用CT动态扫描与动脉造影相结合的CT血管造影,可进一步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有助于确诊。
两者的缺点比较
B超检查缺点:需要空腹,不然可能会影响最终的检查结果,另外B超能查出的病变不是特别深刻全面,对于某些重大疾病,不能完全以B超的检查结果为准。
CT检查缺点:首先它有辐射,对于孕妇和小孩子来说,要多注意些,即便是一般人也要注意,不能反复检查。CT的价格与B超相比,也要高一些。
肝病患者做B超的意义:
●B超可以确诊肝脏囊肿,也可以确诊一般病人的血管瘤,但在诊断肝硬化时,有时难与肝癌相区别,因此需要再做核磁共振。
●B超检查如有肝缩小、各叶比例失常、表面不平、实质不匀、大小不一的结节、门静脉增宽、脾静脉增宽、脾大,可以结合临床资料做肝硬化的初步诊断。
●对于肝硬化病人发现少量腹水,B超检查比一般体检要灵敏得多,再不积极治疗可能会进展到大量腹水。
●肝硬化病人每6个月必须检查B超和甲胎蛋白,如有异常,还需要进行CT或核磁共振检查来确诊。
●B超发现脂肪肝、胆囊息肉、胆囊肿大或胆管结石,初步诊断可以成立,这些都不一定需要再做进一步检查。
●黄疸病人B超发现胆管扩张,必须做胆管造影以明确诊断,才能正确进行内外科治疗。
●B超检查结果常用“光点增粗”、“回声增强”等形容词来描述慢性肝炎的细微病变,但这些描述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与实际病变的符合率不高。
B超肝光点的意义:在正常的情况下,肝脏实质在超声检查时均匀的细密的光点。如果肝脏出现炎症,当然炎症的原因有很多了,病毒、药物、饮酒等等吧,或者肝脏曾经出现过炎症,这些炎症就会留下一些瘢痕组织,道理很简单,就像手上的伤口会留疤一样。这些瘢痕组织在B超下,就是看到的增粗的光点,或者是弥漫性的肝实质损害。
B超肝脏实质回声欠均匀:
其常见于脂肪肝,或者慢性病毒性肝炎之后所遗留的肝细胞膜受到损害,影响到代谢功能,而导致脂质沉积,所以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回声欠均匀或者不均匀的改变。
B超肝内高回声结节:
肝内结节提示是肝脏内出现了异常于正常的解剖结构,该结节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所以在通过B超检查的时候,声波通过超声探头进入到人体内,触及到结节以后返回超声机器传输过来的表现,可能是高回声、低回声和无回声。高回声最常见的是肝脏血管瘤和肝内胆管结石,所以需要进一步检查。一般情况下,高回声结节最主要常见的还是肝内血管瘤。
肝病患者做CT的意义:
CT的分辨力较高,肝内占位性病变,原发和转移癌的形态,轮廓、生长方式、钙化、坏死、出血、囊性变、血运情况均可显示出来。静脉造影后1厘米左右的早期肝癌均可发现。CT不是肝炎患者的常规检查方法。但是在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排除早期癌变或疑肝癌和鉴别黄胆性质时有做CT检查的必要。
CT肝脏多发性低密度影:
是一个CT影像学的描述。说明肝脏多发性的小肿块,一般来说,CT影像学描述肝脏多发性低密度影,通常提示是肝脏囊肿性的病变,也就是说90%可能是肝脏的多发性的肝囊肿,但是如果需要进一步明确,通常需要做肝脏、胆道、胰腺和脾脏的增强CT扫描,以排除肝脏恶性肿瘤的可能。
肝脏高密度影:
是肝脏CT的一种影像学表现。肝脏高密度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肝内钙化灶或者肝内胆管结石。引起肝内钙化灶的原因,有可能是钙磷代谢异常等先天性因素造成的。也有可能和寄生虫感染、肝脏创伤、肝脏炎症以及肿瘤占位性病变有关。必要时还需要进一步行强化CT检查,来明确具体的性质。孤立性的肝内钙化灶无需处理,可以定期随访观察。但是肿瘤性病变合并的肝内钙化灶,还需要积极治疗。
通过以上的了解,相信大家对于B超和CT这两种检查方式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两者各有优缺点,肝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检查方式。养成定期检查的习惯,特别是对于肝病患者,更要注意在早期做干预,以便身体可以健康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