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中国需求减弱铜价破位大跌
TUhjnbcbe - 2020/7/20 11:21:00

中国需求减弱 铜价破位大跌


摘要:而中国铜进口环比下降,显示占全球40%铜消费的中国需求明显减弱。上期所铜库存和国内保税区巨量铜库存不断增加,LME铜库存止跌转升,均显示全球铜消费的不景气。此外,3月中国进口增长5.3%,低于预期,显示内需走弱;3月中国出口增长8.9%,超过市场预期,但是出口仍处于近年来的低位;进出口增速显著低于2月,显示中国经济放缓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近日,随着中国3月CPI和I以及进出口数据出台,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担忧显著增加。而中国铜进口环比下降,显示占全球40%铜消费的中国需求明显减弱。上期所铜库存和国内保税区巨量铜库存不断增加,LME铜库存止跌转升,均显示全球铜消费的不景气。另外,美国近日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低于预期,美国经济复苏放缓;西班牙和意大利国债收益率下降,欧债危机再度点燃。


上述多重利空集中释放,铜价终于打破了今年1月中下旬以来的区间震荡格局,后市铜价下跌空间打开,近期沪铜可能下探55000元/吨的支撑。


中国因素炒作降温


#re#  作为全球铜消费约40%的中国,一直是国际铜期货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最近公布的中国经济数据却难以让人乐观。中国3月CPI同比涨幅3.6%,超过市场之前的普遍预期,显示中国通胀的风险回升,4月降准和降息的可能性也降低,货币宽松预期或将落空。此外,3月中国进口增长5.3%,低于预期,显示内需走弱;3月中国出口增长8.9%,超过市场预期,但是出口仍处于近年来的低位;进出口增速显著低于2月,显示中国经济放缓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均不乐观。在欧元区陷入衰退,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有所放缓的情况下,中国需求疲软对铜价无疑是个不利的信号。


中国铜需求减弱迹象明显


据海关统计,3月中国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46.2万吨,环比下降4.6%。中国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下降,无疑进一步验证了铜消费的乏力。此外,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库存目前也处于历史的高位21万多吨,上海铜保税区还有铜库存约60万吨,巨大的铜库存压力令后期铜消费前景难以乐观。另外,LME铜库存也一改以前的下降势头,近日再度回升,目前还有26.7万多吨。国内房地产市场继续低迷,汽车行业低速增长,家电行业增长乏力,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放缓至8年来的低点7.5%,或许正是对于今年中国经济前景的最佳解读。


国际市场缺乏新利好因素支撑


如果说前期国际铜价一直比较坚挺,或许和美联储推出QE3预期,原油价格居高不下有一定关系。虽然美国3月非农就业数据低于预期,但是随后本周的伯南克讲话并未给出有关QE3的任何暗示,市场继续关注美联储其他高官对于QE3的言论和对于经济的判断。部分国际机构预期,美联储或许在6月议息会议上暗示是否推出QE3。另外,近期英国央行、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等主要西方发达经济体央行均维持原来的基准利率不变,且没有推出新的量化宽松*策。现在市场新的忧虑是欧元区,近日西班牙和意大利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对于欧债危机的忧虑加大,欧元区今年1季度和2季度难逃衰退,3季度能否从衰退的泥潭中挣扎而出看来是个难题。作为全球第二大铜消费的地区,欧债危机复燃和欧元区经济衰退,使得铜价面临更大的下跌压力。


此外,前期一直比较坚挺的原油近日开始明显走弱。商品龙头原油价格的回调,无疑进一步刺激了铜价的回落。


技术分析显示,4月11日,沪铜CU1207跌破了1月中旬以来的区间震荡下沿支撑59000,报收于57870,盘中在58150附近有明显的反弹阻力,本周一开始沪铜日均线已经基本修复呈空头排列,11日的下跌只不过是加速跌势而已,并且确认破位下跌,后市下行空间无疑打开,短线将下探56800和55000的支撑,在55000附近有一定技术性反弹的要求,但是反弹力度较弱,中线可能继续下探52380乃至51000的支撑。


-----------------------------------------


逃不掉的中国需求


农产品市场里“中国需求”四个字的出现频率可能远远高于其他任何领域。


美国农业部也深信这个规则,该机构每个月的报告里关于中国进口谷物、产量及需求预测的笔墨丝毫不比巴西、阿根廷等产粮大国要少。特别在我国的大豆对外依存度日益扩大、玉米进口也初见端倪的时候,在业内,中国的农产品采购已经和南美天气、美国作物库存及出口等并列成为影响市场价格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实从宏观上看,今年以来中国因素对美盘农产品价格的贡献几乎为负值。虽然2月18日国内年内首次下调存准率一度引发资金面宽松预期,但*策利多却只是昙花一现,存准率调整实质上是央行针对当前货币市场资金紧张状况进行的微调,与央行去年以来适度微调的货币*策保持一致,整体稳健的货币*策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同时,国内两会将2012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至7.5%,而此前中国已连续七年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在8%。经过数十年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增长正面临挑战,经济放缓将导致大宗商品需求的下降。


矛盾的是,从进口量却看不出这种影响。尽管美国农业部今年2月和3月供需报告连续下调中国年度大豆进口量至5500万吨,然而继今年1月和2月进口低迷后,随着压榨利润改善、港口库存的消化以及对全球大豆供应趋紧的担忧,3月份以后中国的大豆采购开始恢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根据船期统计,未来几个月中国大豆到港量将明显增加,预计4月大豆到港量为470万吨,5月预计到港量580万吨,6月预计到港量550万吨,7~9月到港量预计在1380万吨左右。“和其他几乎所有商品相比,大豆等农产品的进口更为刚性,受货币*策等因素的影响较小,过去几年中国的进口的确助动国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一名期货公司分析师指出。


#ad#  倒回10年前的2002年,美盘的大豆价格均价不过每蒲式耳500美分,玉米价格大约每蒲式耳200多美分,近两年它们的价格却分别涨至1400美分和600美分以上。市场价格飞涨的同时恰巧是中国大豆进口增长最显著的时期,2002年的中国大豆进口只有大约1100万吨,而去年我国的进口已高达5264万吨。虽然玉米价格的上涨与中国的关系貌似不大,但近两年也出现苗头,如2011年全年我国进口玉米为170万吨,比2010年提高了11.5%,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口玉米127万吨,去年12月我国进口玉米57万吨。即是说,从去年12月到今年2月我国的玉米进口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进口量。目前市场已预计,2011~2012作物年度,中国的玉米进口量预估为500万吨。


在大豆进口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类似的飞跃,而玉米市场尚没有出现中国采购之前就已经完成了超越大豆价格的涨幅。单看美国的农作物库存、出口、播种面积等数据,目前的基本面的确站在大豆价格一边,但重新加入中国进口这个变量之后,美盘玉米价格未来长期的上涨潜力实在还有待开发。在农产品战略安全受到影响的今天,左右大豆、玉米等基础作物价格的不仅有美国种植面积之争,二者在中国农产品采购单上的数量变化或许会使得各类作物价格不再符合传统的比价规律。(第一财经)


>> 7*24小时全球直播 最新研报一打尽 一旦大盘站稳,最具潜力的十大牛股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需求减弱铜价破位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