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由数十万亿级的细胞个体组成,细胞+细胞基质就构成了肌体4大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若干个组织聚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器官,医学临床上,人体器官有神经、循环、消化、呼吸、运动、免疫、内分泌、排泄、生殖9大类。
随着医学对器官的研究逐步深透,揭晓了不少器官的“秘密”,如:
大脑——指挥官,缺血、缺糖、缺觉都会造成影响。
心脏——动力源,长期过劳、三高等会让它停摆。
肝脏——化工厂,喝酒、药物、生气会影响肝脏效率。
肺部——氧气站,有害气体、病毒入侵会让肺部担忧。
胃部——中转仓,冷食、辣食、毒食会诱发胃部反抗。
肾脏——排泄站,憋尿、缺水、久坐、过咸等会伤肾。
由于器官太多,人们只能记住常用的,而不常用的就“自动过滤”了,对于一些偏门的器官知识,不少人还真的要“扫扫盲”:最大的器官是皮肤;体毛也是器官;健康肝脏即使切掉三分之二也能再生;眼睛不能和身体兼容,否则会被“溶化”,等等。
自然环境和物种竞争等因素影响,人体器官慢慢进化、改良、调整后成了现在这样子,哪怕再小的器官,也是维持某些机能的通道和桥梁,不可替代,缺损会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但医学临床实践中,有的器官因病症、衰老等原因,从人体“拿掉”,对健康和寿命没有太多影响,是不是真的?列举几个常听常讲的:
1、胆囊
与肝脏相邻,容积约30—60毫升,能储存、浓缩、释放胆汁,分泌一些黏液和抗体,胆囊作为空腔器官,近些年经常与“胆石症”、“胆囊息肉”等负面信息联系起来,慢慢成为“不良器官”。总的说,容易成为胆囊结石和炎症的温床,有事没事萌发息肉,不小心促发胆囊癌变。
胆囊如果被切掉,从肝脏出来的胆汁,走捷径直接窜入肠道,短期引起消化不良、腹泻、腹胀、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通常身体自我调整3个月能慢慢适应。
提醒:胆囊切掉,与其接壤的胆总管就慢慢取代胆囊,短期会有影响,但长期能慢慢适应。但胆囊不是“可有可无”的器官,有研究认为,切除胆囊,还会有胆管结石的风险、肠癌的风险。
2、扁桃体
扁桃体发炎引起发热,是很多人的经历;扁桃体化脓,让人痛苦不堪;扁桃体肿大,可能会影响呼吸顺畅;扁桃体结石,是口腔异味的来源之一。有的人扁桃体问题反复多次发作,生活仿佛都被磨得没有激情了。
提醒:扁桃体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随便就能切除的。扁桃体是人体免疫器官,在咽喉部位构成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对儿童和免疫功能不健全的人,有大用。
3、阑尾
很多人对阑尾的印象,停留在“因事请假器官”、“最能惹事器官”、“炎症高发器官”等记忆。成年人阑尾粗细像小指一般,内部中空,与肠道相连,在人体右下腹部。
阑尾一旦出现炎症,就是急症,引起腹部剧痛,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病例,抢救不及时会比较麻烦。
阑尾炎通常一刀切掉就解决问题,然后腹部创口缝合,康复后没有影响。
提醒:阑尾切掉是防范炎症的举措,但它不可再生。研究表明,阑尾空仓内有很多益生菌,对肠道菌群健康有一定的影响;阑尾还有产出淋巴细胞的“副业”,为免疫做贡献,日常要养护好阑尾,没事不要切掉。
4、鼻窦
鼻窦藏在鼻腔里,共4对8鼻窦,分别是额窦、筛窦、上颌窦、蝶窦。如果说鼻腔是一条通道,那么鼻窦就是通道旁边的房间。鼻窦和鼻腔内,有鼻粘膜覆盖。
鼻窦是空腔组织,人们平常听的比较多的,不是鼻窦炎就是鼻窦息肉,反正没啥好印象。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往往会影响到鼻窦,带来视物不清、中耳炎等麻烦。
提醒:如果鼻窦消失,就是鼻腔旁边的“房间”就没有了,可以减少鼻窦炎症的风险,但人的颅内配重会变化,头部发沉发闷,走路不稳;鼻粘膜的面积减少,调控温度的能力会变差;鼻子莫名其妙流鼻血、黏液的机会增加,等等。
5、智齿
智齿有4颗,位于第三磨牙位置,过去食物粗鄙,智齿为磨碎食物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随着文明进化,食物变得越来越细软,智齿慢慢就完成了历史使命,干脆躲在牙槽里不长了。
但有的智齿“初心未眠”,动不动就“萌出”,结果给当事人带来麻烦,不是肿痛就是难看,而且影响时间还不少。
提醒:智齿如果蛀了、阻了、炎症了,只能拔掉。但如果没有什么事,轻易不要动智齿,因为可能带来面颊塌陷的问题,还可以作为“缺牙”的替补,比假牙好多了。
6、尾骨
尾骨又叫尾巴骨,在屁股沟顶端,手可触及。平时根本想不起来,但只要仰面摔倒、坐下磕碰,尾骨一定会用剧痛、碎裂来发出抗议,比较麻烦。
提醒:尾骨可不是可有可无的,它的存在,能协助身体平衡和承重;能减轻脊柱压力;鼻腔堵塞后的难受,按摩尾骨能缓解。
这里只是举了几个例子,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其实一直在发挥作用、或准备发挥作用的器官组织,且不能再生,一旦拿掉、切除,就长不出来了。人体的器官,个个都有用,都是“原装”、“有编制”的,存在就是合理,除非确实病变了、掉链子了,否则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