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看待哥本哈根会议前景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7日起正式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世人之所以如此关注此次大会,还不仅是因为两年前的"巴厘路线图"已经把哥本哈根会议设计为全球气候谈判的终点站,更因为此次大会被认为是"人类联手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相关科学家警告,如果哥本哈根大会上全球首脑仍无法找到遏制排放的办法,地球朝着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快速迈进的趋势将变得更加可怕,而治理成本也将以每年高达5000亿美元速度上升,最终将成为人类不堪承受之重。
但是,会前各方博弈情况恰恰表明,指望哥本哈根会议能达成对世界各国有约束力的协议将非常艰难。首先,我们看到,尽管无论从历史总量还是现实人均水平看,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都居世界最前列,但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减排方面的要求过高,而对自身提出的目标却太低。这一偏离联合国此前确定的"共同而有差别的责任"原则的做法,自然得不到发展中国家的认同。所以,会议还没有正式召开,发展中国家已经表态拒绝了发达国家提出的方案,这无疑为会议最终结果蒙上了阴影。
其次,发达国家提出的所谓 "一条能把经济带入新型节能化的最有效的减排途径"的"碳交易"方案,在各国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且没有相应全球治理机制的背景下,也只能成为"富国拿出GDP中很少份额的钱就可以获得全球很高份额碳排放权"的游戏。正是看到这一点,在研究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的最顶尖专家詹姆斯·汉森(James Hansen)甚至在会前放出了"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失败对地球和我们的后代更好"这样的不和谐音。
最后,除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博弈之外,发达国家集团之间立场差异也很大。美国就明确反对欧洲拉出的"路线图"。此外,不同利益集团的参与更是增加了会议前景的复杂性。比如,有消息指,一些科学家涉嫌蓄意操纵数据,目的是为那些出售所谓"清洁能源"、"环保产品与技术" 的公司和跨国企业利润服务,等等。
正因为哥本哈根会议前景并不明朗,我们要以平常心看待这次会议的成果。我们要看到,即使会议达不成协议,或达成的原则性协议并不能真正对各方构成约束,但世界不同发展梯度、不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国家与地区的领导人能够坐在同一张谈判桌前,共同讨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并试图达到集体行动,这本身就是朝着"和谐世界"方向迈出的一步。况且,在会议之前,发达国家与主要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都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已经达成了不少共识,这本身已经是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行动的一部分。我们还要看到,即使达不成协议,或协议不具备约束力,哥本哈根会议也一定会努力达成最低共识,并寻找新的路线图,为未来各国进一步谈判与合作预留空间。所以,哥本哈根会议并不是终点,而仍然是人类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中间站"。
以平常心看待哥本哈根会议前景,最为重要的是,无论哥本哈根会议成果如何,中国*府都将始终会从本国人民的利益出发,做好自己的事。过去若干年间,中国不仅因为全球气候变暖遭受了重大损失,而且也因为自身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而承受了巨大的环境成本。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环境事件与极端性气候最大受害国之一。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中国*府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的宏伟目标,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这一目标已经远超过"巴厘路线图"对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为世界再次做出了榜样,这当然是中国作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为推动哥本哈根会议最终能够达成积极成果而做出的巨大努力;但同时体现了中国*府抓住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契机,从中国自身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信心与决心。从这个意义上看,有没有哥本哈根会议,会议前景到底怎样,都无碍中国未来走上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