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发现应尽早切除
这类型的息肉可以说是最常见的一种,主要可分为增生性、炎症性和腺瘤性息肉3种。前两者一般是不会癌变的;后者有明显恶变倾向,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在肠道息肉中占比约30%,面积越大,癌变的几率就越高。有数据调查发现,腺瘤的癌变率约为1.5%~10%,而超过80%以上的大肠癌患者就是通过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所以对这类型的息肉一定要引起重视。处理建议:根据肠息肉的类型以及大小、颗数等情况决定具体的解决方法。当发现大便不规律、黏液便和便血等肠道息肉相关症状时,医院进行肠镜等检查,如果发现息肉呈单发、较小、带蒂、表面光滑、活动度好,那可以根据情况看是肠镜下切除,还是密切观察。如果检查发现息肉直径大于2cm、黏膜下扁平、表面有出血或溃疡,往往提示恶变,应尽早手术切除。2胃息肉:大多胃镜下就切了
该类型息肉也可分炎性、增生性和腺瘤性3类,其中大约有90%左右都是增生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的癌变几率是比较低的,仅仅只占0.3%~0.6%;而腺瘤性胃息肉癌变率可达50%,尤其当面积大于2cm时,癌变几率会更高。处理建议:高危人群,比如有家族史、年龄比较大、不良饮食习惯者要注意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如果检查发现胃息肉直径小于1cm,且数目较少,可以先密切观察以及定期复查,但是要是同时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就要及时治疗。如果息肉的直径在1~2cm之间,且数目较多、无蒂,建议切除;直径大于2cm,一定要及时切除干净。发现胃息肉的最有效方式就是胃肠镜检查。3胆囊息肉:小心真性息肉
该类型的息肉癌变的几率很多时候要取决于息肉的大小,其中腺瘤性胆囊息肉癌变的几率是最高的,可达10%。处理建议:年龄50岁、肥胖、高脂血症、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胆囊息肉的高发人群要定期进行超声检查。一般来说,胆囊息肉直径在0.1cm或0.2cm以下,患者不必恐慌,每一、两年内做一次B超检查即可。胆囊息肉直径>1cm,尤其是年龄50岁以上的,必须快速进行手术切除胆囊,以防癌变。4鼻息肉:手术是首选方案
鼻息肉的癌变风险相比肠息肉、胃息肉要小很多,但如果经常鼻出血,且患者年龄又大,少数可发生癌变。鼻息肉会给人带来很大的烦恼,因为其一般长在鼻窦处,会阻碍鼻窦通气,进而引发鼻塞、头昏、耳鸣、记忆力下降,甚至心血管疾病等表现。处理建议:如果息肉患者病情不重,可用皮质激素喷鼻剂喷鼻,并持续观察;如果息肉较大、症状较重,则要手术治疗,并在术后做活检明确诊断。5声带息肉:声音嘶哑是信号
声带息肉的癌变率比较低,但声带息肉发生癌变常是突发的,且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声音嘶哑是声带息肉最为直接的表现,息肉的大小决定了声嘶的轻重程度,轻者仅有轻微声音改变,重者嘶哑明显甚至发声困难。处理建议:只要休息好,不过多讲话、不大喊大叫、不发脾气,小的声带息肉通常会在2-3个月内慢慢消失,病因治疗是声带息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如果经过上述治疗,声带息肉仍无明显好转,应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6宫颈息肉:治疗不及时可影响怀孕
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长期刺激的结果,大多为良性,无明显症状,少部分患者会有与月经类似的出血症状。因宫颈息肉会产生有炎性刺激的分泌物,所以会破坏阴道生理环境,降低精子活力,息肉也会形成黏液栓,阻碍部分精液进入子宫,影响受孕。如果在孕期发现宫颈息肉,息肉会慢慢长大出血,影响孕期健康。处理建议:女性应定期做妇科检查,一旦发现有宫颈息肉,应尽早治疗。若息肉较小时,可先药物消炎。如果超过*豆粒大小,可微创手术切除。术后应进行病理检查,确诊息肉性质。若病理检查有恶变,要进一步治疗。若无恶变,因宫颈息肉易复发,术后也要定期复查。每个息肉都会癌变吗?并不是每个息肉都会癌变,因为恶性的毕竟占极少数,良性的占绝大多数,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对生命的威胁,即使癌变,也要经过较长时间。
1、短期内生长迅速的息肉往往凶多吉少,应警惕其癌变,尤其是直径大于2cm的息肉,应将其当作恶性来看待。
2、组织学属于腺瘤型的息肉易癌变,属炎症型的则恶变较少。
3、体积较小、带蒂的息肉,多属于良性,且不易癌变,不必紧张害怕。
4、某些有遗传倾向的息肉,如家族性结肠息肉等容易癌变。
5、多发性息肉癌变的几率增加,如一个息肉的癌变率为1%,那么生长了个息肉,癌变可能就接近%。
息肉的生命力旺盛,即使已经切除,如果您没有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息肉仍然可能死灰复燃!所以,建议大家在治疗后仍然要定期复查,不可掉以轻心!
End
本公号文章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谨遵医嘱!
RECOMMEND推荐阅读1教你看懂免疫组化:乳腺癌2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3乳腺癌筛查与预防yinta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