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胆囊壁胆固醇结晶
声像图表现,囊壁点状强回声附着,后伴“彗星尾”征,不随体位改变移动。胆囊内胆固醇浓度过高沉积于胆囊壁,一般患者无症状。
二、胆汁淤积
声像图表现,胆囊腔内细密点状高回声回声充填。
三、胆泥堆积
声像图表现,囊内团块状低或中等回声,有时可见胆泥充填满整个胆囊腔(胆泥堆积一般因胆汁浓度过高而引起)。图①、②为胆囊内部分胆泥形成,图③、④整个胆囊腔被胆泥充填。
四、残余胆囊扩张
声像图表现,胆囊窝局限性液性暗区,注意与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窝积液区别。
五、胆囊结石
声像图表现,胆囊内强回声,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可单发、多发、亦可呈泥沙样,常与胆囊炎并存(结石性胆囊炎),根据成分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性结石,临床表现,上腹部不适、隐疼可放射至背、右肩甲下部,呕吐、消化不良等。图①非常漂亮的胆囊多发结石,图②、③胆囊颈部结石,图④胆总管上段结石。
六、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
声像图表现,胆囊肿大,囊壁弥漫性增厚大于4mm,囊内可积脓,多伴有结石,超声墨菲征阳性。下图①急性胆囊炎,胆囊腔内絮状回声(已化脓)。图②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伴囊壁穿孔。
慢性胆囊炎
声像图表现,胆囊腔缩小,胆囊壁增厚,多伴结石。下图①慢胆,图②慢胆并结石。
七、胆囊息肉样病变
影像学表现的胆囊壁上直径小于20mm的局部隆起,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病理学分类。它既包含胆囊的炎症性或增生性疾病(炎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腺肌增生等)也包含胆囊良、恶性肿瘤(小腺瘤、胆囊癌)。
1、胆固醇性息肉
占绝大多数,胆固醇性息肉大小一般小于10mm,多发性和高回声多见,基底部较窄或带细丝状蒂,呈桑椹状或颗粒状。
2、腺瘤性息肉
病变大小也有一定参考意义,直径10-13mm多倾向腺瘤,大于13mm应首选排除胆囊癌的可能,以单发性和等回声多见,注意是等回声,内部回声均匀,超过20mm的腺瘤可呈结节状、乳头状或分叶状,基底部较宽也可带蒂。下图①胆囊腺瘤,图②超声造影,彩色血流示瘤内可见血流信号,瘤体强化,腺瘤容易恶变。
3、炎性息肉
不是多见,数目常不止一个,基底宽,无蒂,多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图①胆囊炎性息肉,图②慢性胆囊炎并胆囊多发炎性息肉。
不管什么性的息肉,若息肉大小超过10mm,癌变的几率就高,彩色多普勒内部如果见明显的血流信号时要高度警惕腺瘤性息肉或息肉型胆囊癌。
八、胆囊腺肌症
胆囊腺肌症病理改变为胆囊粘膜上皮内陷形成Rokitansky-Aschoff窦,同时伴有平滑肌增生,典型表现胆囊壁局限或弥漫性显著肥厚,胆囊壁内见稀疏分布或蜂窝状的小囊状无回声区,实际上是慢性胆囊炎的表现之一。
1、局灶型
局部囊壁增厚,局限于胆囊底部时也称为基底型。下图①、②为局灶型,图③、④基底型。2、节段型
病变多发生在胆囊体、颈部,显著增厚的肌层呈三角形向腔内突出,形成所谓“三角征”囊壁常见小囊及伴有彗星尾的点状强回声。3、弥漫型
胆囊壁全体增厚,相对少见。下图为一例。
九、胆囊癌
早期囊壁上大于10mm的低-等回声息肉样病灶或局部隆起,晚期回声不均匀的肿块甚至充满囊腔或囊壁弥漫性肥厚,常合并胆囊结石、胆泥和侵犯胆管引起胆道梗阻及浸润胆囊床周围肝组织或出现肝内转移,常见肝门区、胰周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块,CDFI示:肿块内部血流信号丰富。
1、息肉型或结节型
乳头状或结节状,基底部直接与胆囊壁相连,蒂粗,回声偏低。2、肿块型
基底部较宽的实性肿块,或局部隆起向腔内伴胆囊壁局部增厚,也有的病变其隆起并不突向胆囊腔仅表现为局部囊壁肥厚。低-等回声,内部回声不均。下图①胆囊腔内实性肿块,血流信号丰富。3、厚壁型
胆囊壁弥漫性或大部分增厚,肥厚的程度并不均匀,囊壁不规则低回声或混合回声,不典型容易漏诊下图①厚壁型,类似胆囊炎,但是增强后胆囊壁线样强化,图②比较典型的厚壁型。4、弥漫型
胆囊全体被实性肿瘤占居,胆囊腔消失,与肝脏及周围脏器境界不清,内部回声杂乱。
胆囊良恶性的鉴别:
一般良性者体积小于2cm,边界清楚,回声均匀,CDFI示:无血流信号或少许血流信号,不会出现转移。而恶性者则体积大,呈低回声或不均匀回声,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CDFI示:肿块内可见线状、条状或树枝状的血流信号,并可出现转移。
尤云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