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每个息肉都会癌变,也不是每个息肉都会癌变的如此之快,千姿百态的息肉中,良莠不齐,可能有的息肉在你发现它时候,已经质变了,尽管看起来还是“息肉”的样子。
女会计查出息肉满不在乎,一年后癌变漂亮端庄的唐女士,今年43岁,是某单位财务科的会计,一年前因为便秘在某内镜中心做了肠镜检查,结果发现长有直径约0.2-0.6cm大小不等的息肉6枚,当时内镜下钳取了3枚较小的,并送病理,病理显示其中两个是管状绒毛状腺瘤伴轻度异型增生。
当时告诉医生她,这种息肉不是很好,有一定的癌变倾向,一定要及时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当时唐女士做的是普通肠镜,清肠和检查时的不舒服体验,可能给她留下不好的记忆,当时她轻描淡写的答应了。心想,这么大一点的息肉怕什么?网上都说,息肉癌变要十几年呢,于是就把医生的话忘得一干二净。
此后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该吃吃,该喝喝,也一直没有再做检查,更没有做切除。然而就在最近,她再感腹部不适,便秘加重,才想起一年前医生的话,医院内镜中心检查。结果,镜下观察,就感觉很可疑,切除后的病理显示,其中两枚较大的已经癌变。
不幸中的万幸,发现的还算及时,这种情况下还可以在镜下切除,不需要开刀就能治愈!但是,如果再晚半年,甚至几个月,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
一、什么是胃息肉?
胃息肉医学标准术语是:胃黏膜局限性良性隆起病变,是突出于胃黏膜表面的良性隆起性病变,表面常较光滑。
通俗的说,就好比皮肤上长出的漂亮的瘊子,可以是一个独行侠占山为王,也可以是梁山将,甚至是群魔乱舞。它们有的天良未泯,有的丧尽天良。它个头大小不一,小的如小米粒,中的像绿豆,大的如花生米,甚至像核桃。
如果长了数不清的大小不等的息肉,那就是胃息肉病,这大多是出身不好,与基因有关。
二、长了胃息肉,
要知道它是哪种类行
大体上可以分为胃底腺息肉、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特殊息肉这几种。
1、腺瘤性息肉
胃角腺瘤性息肉
约占胃息肉的10%~25%,癌变率高,可达30%~58.3%,尤其瘤体较大(>2cm的广基息肉)、绒毛状腺瘤、伴异型增生者恶变率更高。
这个家伙是潜在的杀手,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加上不注意生活细节,终有一天会发展为腺癌。所以,对这些息肉决不能姑息养奸,一经发现,格杀勿论,并要定期复查,只要他一露头,就切,犹如剿匪,务必斩草除根。
2、增生性息肉
大部分胃息肉属于这一种,一般不会癌变,但是可能会带来消化道症状;有大约0.4%~1.76%的癌变几率。这在医学上属于小概率事件,不必担心。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大约40%的会完全消退。
贲门部增生性息肉
a.白光b.抵近观察c.靛胭脂染色d.NBI观察
但是,作为消化科医生,还是提醒你,尽管它一般不会癌变,如果比较大(>2cm),还是要切除为好。
3、胃底腺息肉
胃底腺息肉又叫Elster囊肿,分散发性和家族性两种。
前者可能和长期用”质子泵抑制剂“(拉唑类药物)有关,是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标志之一,异型增生灶发生率<1%,所以基本不会癌变。
后者大约25-41%会发生不典型增生,所以癌变率较高。两者在内镜下难以区别。
4、特殊的胃息肉(比较少见)
①错构瘤性息肉,:多发于胃窦,常为单发,无恶变倾向。
②异位性息肉:多为良性。
③家族性息肉病:胃部的多发于胃窦,约5%为腺瘤性;约50-90%的患者存在于十二指肠腺瘤和壶腹部腺瘤,多为恶性。
三、长了胃息肉,你未必感觉得到
其实很多人长了息肉根本不知道,因为大多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在偶然胃镜检查时发现。
有的可出现上腹部轻微疼痛或不适、恶心、厌食、消化不良、体重下降及慢性腹泻等症状。
如果息肉表面糜烂、溃疡,可以发生间歇性或持续性出血。
较大的息肉可以阻塞于幽门或息肉样胃窦黏膜滑入十二指肠,则可以出现幽门梗阻症状。
四、只有部分腺瘤性息肉才会癌变
很多患者发现息肉后,大都比较紧张,曾经接诊的一个女病人,看到报告后甚至当场大哭不止。
其实,胃息肉的绝大部分是良性的,可以和你相伴终生。只有腺瘤性息肉,才会癌变,而且也不是%。所以,即使发现了,也大可不必过度紧张。你的医生会给你合理的处理方案。
胃息肉发生癌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息肉的大小、类型、形态、数目、部位、上皮间变程度、年龄以及地区和种族等:
1、息肉的大小:
呈正相关,即息肉越大,癌变率越高。
直径小于1.0cm的有蒂息肉癌变率小于1%;
直径在1~2cm者癌变率通常为10%;
直径大于2cm的癌变率通常为50%。
2、息肉的组织学类型:
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高,其中管状腺瘤的癌变率为1%~5%,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约为10%~60%,而混合性息肉癌变率则介于两者之间。
一旦发生不典型增生要引起重视!有人将息肉发生重度不典型增生称之为原位癌,这时异常细胞仅局限于上皮的表面而未侵犯到腺体的基底膜,可以内镜下切除。
3、息肉的形态:
有蒂息肉癌变率较低而无蒂息肉癌变率高。息肉表面光整者癌变率小于5%,呈乳头状者约近35%,呈菜花状或分叶状者约为50%。无蒂息肉如表面不光整且呈中凹花坛状易癌变。
4、息肉的部位:
胃息肉的多发部位是胃窦约占65%,其次为胃体部约占20%。此外,一般认为多发性息肉的癌变率高于单发者;年龄越大息肉发生机会越多癌变率越高;腺瘤存在的时间越长,癌变的危险性越大。
5、多发性息肉的恶变率比单个息肉高。
6、增生性息肉极少恶变
也叫炎性息肉或再生性息肉,属于胃腺体增生延长,排列比较紊乱,腺体之间有较大的空隙,有的中间夹有未成熟的细胞,绝大多数无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只有0.4%左右。
所以,胃息肉一经发现,必须取活检,以证实息肉是腺瘤性息肉还是增生性息肉,如果是腺瘤性息肉,原则上需要切除治疗,以绝后患;如果是增生性息肉,依据病因,采取相应措施。
五、为什么会长胃息肉?
尽管息肉发生的原因并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认为与以下这些因素有关:
遗传:
基因变异与胃息肉的形成息息相关,具体机制未明;幽门螺杆菌感染:
贲门息肉杀菌前后对比
a.b.除菌前cd.除菌2年后ef.除菌5年后
幽门螺杆菌能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刺激胃上皮细胞增生,导致胃息肉产生;根除后,息肉会缩小或消失;胆汁反流:
十二指肠液含有胆酸、胰酶,反流入胃内,可损害胃黏膜,并引起胃黏膜的炎症性增生,导致胃息肉产生;同时,大量反流液使胃内pH值升高,使得胃泌素增生,导致增生性息肉产生;抑酸药:
长期服用抑酸药可导致高胃泌素血症,可促进胃腺体囊状扩张,形成胃息肉;胃底腺息肉多与服用该药密切相关,部分该类患者停用抑酸药后胃底腺息肉可消失;吸烟:
可能与吸烟会增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等因素相关;另一方面,烟草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可结合DNA形成加合物,干扰细胞复制,影响DNA修复,使胃黏膜发生不可逆转的基因改变,促进息肉的形成;饮酒:
可损伤胃黏膜,慢性胃发生率明显增加,细菌繁殖增加,促进亚硝胺类致癌物质合成,从而增加胃息肉发生的风险;
某些食物:
有人认为较多肉类(红肉)、腌制食物、油炸食物,较少进食蔬菜类,高脂血症、肥胖等会增加罹患胃息肉的风险。
年龄性别:
老年人比青年人、男性比女性更易罹患胃息肉。
六、哪些息肉需要治疗?
内镜下切除示意图
胃息肉一般多为良性,无症状者勿需治疗。增生息肉为非肿瘤性息肉,因为不会发生恶性病变,经内科对症处理,效果较好。
腺瘤性息肉癌变率可达30%~58.3%,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即手术治疗。
1、小息肉(直径小于0.5cm的),可以在做胃镜检查顺便夹除,也可以择机切除。
2、病理证实的腺瘤性息肉,且直径>2cm,广基的,伴有不典型增生的,必须格杀勿论,并遵医嘱定期复查。
3、多发性息肉,你可以选择分期分次切除。
4、家族性息肉,要结合肠镜及其他检查,选择合适的时间及时手术。
5、对于病理证实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疑癌、或已经癌变的,建议视具体情况,内镜下行EMR或ESD术,或者外科手术治疗。
七、切除其实很简单
1、内镜治疗
经内镜切除是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内镜治疗息肉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多数为1次性治疗,少数需分次切除。
2、内镜治疗方法
①高频电凝切除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组织凝固、坏死而达到切除息肉的目的。
②微波灼除法:适用于直径小于50px的无蒂息肉,对较小息肉可1次性灼除,较大者则需多次治疗。
③激光法:多用于宽蒂或无蒂息肉的治疗。
④尼龙丝及橡皮圈结扎法:通过结扎息肉根部,使其缺血坏死,达到治疗目的。
⑤氩离子凝固术:主要适用于广基无蒂,直径小于37.5px者。
⑥对于较大的息肉也可采取内镜下EMR或ESD切除。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3、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为:
主要用于内镜下无法保证切除彻底,或者已经发生浸润性恶变者。
①大于50px的无蒂或广基型息肉。
②息肉进行性增大者。
③病检为腺瘤性息肉伴异型增生、疑癌、已经癌变者。
温馨提示:当肿瘤来临,不要害怕,不要惶恐,生命金春华蟾素肠溶胶囊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生命金春华蟾素肠溶胶囊温馨提醒:关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