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你是否还在为肠镜报告上的“息肉”担惊害怕?你是否还在疑惑这“息肉”到底是什么?是肿瘤吗?需要治疗吗?
答
今天这篇文章就带我们走进肠道息肉,让我们把一起来揭开肠道息肉神秘的面纱^_^
首先什么是肠道息肉?
结直肠息肉指的是我们的肠腔内黏膜表面发生的病变,通俗地说,就是肠道上长了一些肉疙瘩,包括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常见的是直肠及乙状结肠。息肉一般都较小,细长弯曲,形状不规则,一端游离或两端附着在肠壁上而中间悬空,呈桥样。在未确定其病理性质之前统称为息肉,明确病理性质后则按部位直接冠以病理诊断学名称,如结肠管状腺瘤、直肠原位癌、结肠炎性息肉等。
好好的肠子为什么就长了息肉呢?平常已经很注意规律的饮食了,还会长息肉吗?
肠息肉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感染:炎性息肉与肠道慢性炎症有关;
2、年龄: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
3、胚胎异常: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4、生活习惯:低纤维饮食与结直肠息肉有关;吸烟与腺瘤性息肉有密切关系;
5、遗传:某些息肉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非息肉病大肠癌(HNPCC)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等。
那会不会有些人比较容易长肠道息肉,需要特别注意的呢?
确实是有的,高危人群包括:家族成员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者;长期吃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以及油炸食品者;年龄大于50岁。此外,坐的时间越长,患肠息肉的风险也越高。建议这几类人每年做一次电子肠镜、肛门指检、大便隐血等检查,及时发现有癌变倾向的结肠腺瘤。在结直肠癌高发的欧美国家,从50岁开始,就推荐所有人每年对自然排出的粪便做隐血检查,每5到10年做一次完整的结肠镜检查,及早发现。
息肉会发生癌变吗?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前提,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发生癌变。
这几种息肉容易癌变
一、瘤型息肉:这是肠息肉中最常见的一种癌前病变,往往伴有上皮异常增生,根据病情可分为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
二、家族性息肉病:此类属少见的家族遗传性疾病,好发于20—30岁的年轻人。有的患者在肠黏膜上可出现个以上腺瘤性息肉,有高度肠癌倾向,这类息肉的癌变率为34.6%—82.8%。一旦确诊,需把结肠全切除,以免发生癌变。
三、幼年性息肉病:该病患者发生胃癌、肠癌的危险性较高,有时还伴有结构不良,癌变倾向明显。
虽然肠息肉大都不会发生癌变,但并不是说肠息肉对患者没有任何危害。实际上,肠息肉不及时治疗,对人体危害很大。
息肉恶变成癌变需要多久?
从发病年龄上看,腺瘤性息肉要比大肠癌早5~10年。据Morson在年发表的腺瘤到癌发展理论认为,这个时间约为10年。但据最新的一些文献报道,从腺瘤性息肉发展到癌至少需要5年,平均在5~10年。另外腺瘤息肉癌变与其大小、形态和病理类型有关。广基腺瘤的癌变率较有蒂腺瘤高;腺瘤越大,癌变的可能性越大;腺瘤结构中绒毛状成分越多,癌变的可能性越大。从腺瘤向癌转变的具体机制尚不清,但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看,大肠粘膜细胞中癌基因(如APC基因、K-ras基因等)与抑癌基因多种突变的累积形成了病理改变的生物学基础。
如果发现息肉该怎么处理?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一般会根据肠道息肉的大小、多少、有无并发症和病理性质决定治疗方案:
1、小息肉一般在行结肠镜检查时予以摘除并送病理检查。
2、直径3cm的腺瘤,尤其是绒毛状腺瘤应手术切除:腹膜返折以下的经肛门局部切除,腹膜返折以上的应开腹切除或在腹腔镜下手术切除。
3、病理检查若腺瘤癌变穿透粘膜肌层或浸润粘膜下层则属于浸润性癌,应按结直肠癌治疗原则处理。腺瘤恶变若未穿透粘膜肌层、未侵犯小血管和淋巴、分化程度较好、切缘无残留,摘除后不必再做外科手术,但应密切观察。
4、炎性息肉以治疗原发肠道疾病为主,炎症刺激消失后,息肉可自行消失;增生性息肉症状不明显,无须特殊治疗。
总结
肠道息肉不是大病,但也是不可忽略的。对于肠镜报告中的息肉,我们既不能置之不理,也无须过分惊慌。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咨询你的医生,询问需不需要活检,需不需要治疗,听从医生的建议。当然对于反反复复的息肉生长,一定要注意遗传疾病的可能性,也要注意是否伴有其他疾病。对发现有肠道息肉但暂时不需要特殊治疗的患者,须注意日常饮食,并定期做肠镜检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