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京都胃炎分类总结
TUhjnbcbe - 2021/2/17 23:29:00
欢乐新春白癜风专家出诊         http://pf.39.net/bdfyy/jdsb/200125/7772173.html
本文是我看京都胃炎分类的总结,本来如果每个内镜下表现配上图片效果会更好,但是希望大家买正版书来看,这样才能看到更多好的日本内镜书籍。胃癌是一种在慢性胃炎基础上发生的疾病,Hp与胃癌的关系,类似病*性肝炎与肝癌,溃疡性结肠炎与结肠癌,反流性食管炎与食管癌的关系,都是随着炎症的持续,基因突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癌症发生。分化型胃癌与未分化型胃癌均发生于Hp感染导致的炎症黏膜,发生于无Hp感染黏膜的胃癌在1%以下。所以判断有无Hp感染十分重要。京都胃炎的分类的目的就是通过内镜表现判断有无hp感染,评价胃癌发生风险,以明确后面该采取的措施。于光老师说一次合格的内镜包括:诊断胃炎分类、评价胃癌风险、发现早期病变。早期病变不一定都有,但前两个每个人都应该做到。

无Hp感染

胃体下部-胃角可见RAC;胃粘膜平滑有光泽,粘液稠度非常低;胃体大弯皱襞细小,直行;可见胃底腺息肉、陈旧性出血斑、胃窦与胃体脊状发红。

Hp现症感染

点状发红、弥漫性发红、RAC消失、萎缩(血管透见,黏膜褪色)、皱襞异常(肿大、蛇形、消失)、黏膜肿胀、肠化(在萎缩背景上见多发白色扁平隆起)、增生性息肉、*色瘤、鸡皮样、粘稠的白色浑浊的粘液

Hp既往感染:

地图状发红

药物

服用NSAIDs(斑状发红、凹陷型糜烂、点状出血、陈旧性出血);

长期口服ppi(胃体大弯可见敷石状黏膜、胃底胃体可见多发白色扁平隆起)。

胃炎的内镜表现

萎缩:Hp感染,炎症导致上皮细胞脱落亢进,固有腺体减少即为萎缩,根据木村竹本分类,评估严重程度。C-0、C-1胃癌频度为0,C-1、C-2为2.2%,O-1、O-2为4.4%,O-3为10.3%。

肠化:萎缩区域的灰白色黏膜,表现多样:小隆起、冰雹样、石板样。

弥漫性发红:连续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均匀发红。

点状发红:大小、形状不规则的发红,无凹凸不平。

黏膜肿胀:Hp现症感染,黏膜炎症细胞浸润与水肿,表现为黏膜肿胀,小区肿大。

皱襞肿大、蛇形:要与胃癌、恶性淋巴瘤等肿瘤性疾病及胃底腺上皮细胞增生等非肿瘤性疾病鉴别。

鸡皮样:密集的均一小颗粒状隆起。初次感染hp导致的过度免疫应答所致,主体是淋巴滤泡增生,好发于儿童、年轻人,是未分化胃癌的母地。

增生性息肉:血管丰富,呈红色调,背景黏膜多为萎缩黏膜,可合并胃癌和出血,推荐内镜下切除。

*色瘤:*白色扁平隆起,表面呈细颗粒状,为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后簇集的表现。

凹陷性糜烂:病因为胃酸分泌、物理化学刺激、药物、hp感染、除菌治疗后、病*感染等,往往多发,如为单发,要与早期胃癌相鉴别。

RAC:集合静脉的规则性排列。

胃底腺息肉:与周围黏膜色调相同,表面光滑,有时可见扩张的青色调血管。本质是胃底腺组织增生、腺管囊泡状扩张。发生胃癌的风险极低(是不是发现了不用切?)。

脊状发红:沿胃长轴方向走形的带状发红,数条大致平行。

隆起性糜烂:与Hp关系不大。

陈旧性出血斑:为胃粘膜出血,通常没有问题,服用抗栓要的要引起注意。

斑状发红:淡边界的多发扁平发红。

地图状发红:以胃窦为中心出现5-10mm斑点状、地图状发红,形态大小各不相同,多边界清楚,稍稍凹陷。

多发性白色扁平隆起(春间-川口病):胃体上部至胃底存在的多发扁平隆起病灶,长期服用PPI多见。

敷石状黏膜:铺路石样黏膜,与周围黏膜色泽相同,Hp阴性,长期PPI。

弥漫性发红、黏膜肿胀是Hp感染的基本表现,另外还有皱襞肿大蛇形、粘液白浊、点状发红、鸡皮样等特征性表现;萎缩、肠化、*色瘤、增生性息肉,Hp现症感染和除菌后都可能出现。RAC阳性诊断Hp阴性的正确率为95%,同时脊状发红、陈旧性血痂、胃底腺息肉,也是Hp阴性多见,也可以出现在除菌后。地图状发红是除菌后的特征性表现,即稍凹陷的不规则发红。斑状发红、隆起型糜烂、凹陷型糜烂都可以见到。底体多发性白色扁平隆起、敷石状黏膜多建议长期服用PPI的患者。

记得上次后藤田卓志教授说不管现症感染、还是除菌后都是胃癌高发,所以新手只要记住hp阴性的四个典型表现(RAC、脊状发红、陈旧性出血斑、胃底腺息肉),其它的为一类(现症感染、或既往感染)。

之前对胃癌三角理论理解有误,评论区有老师帮我指出来,现在再具体说一说。“胃癌的三角”是指由癌的发生“地点”,癌的“组织形态”和癌的“肉眼形态”的三方面所组成的相互关系。

地点:三部分,没有肠化的胃底腺黏膜;肠上皮化生和胃固有粘膜混合存在的中间带;肠化的黏膜。

组织形态:分为分化癌和未分化癌,未分化癌来自胃固有粘膜,分化癌则来自肠化粘膜。未分化癌比分化癌平均年龄小10岁,女性较多。

肉眼形态:分化癌几乎都是隆起型癌,未分化癌几乎都是凹陷型。

分化癌发生于肠化腺管,肠化粘膜上皮的分裂带在腺底部,癌一边形成腺管一边块状增殖。未分化癌发生于胃固有腺管,固有粘膜上皮的分裂带在腺体颈部癌细胞穿过基底膜,浸润至粘膜固有层的间质。因腺颈部被破坏导致腺管萎缩脱落,粘膜变得脆弱,易形成凹陷型。判断中间带癌的组织形态时要注意癌病灶的大小。因为癌病灶的大小是其发生时期的尺度。比如,大于2cm的癌病灶,在其发生时很可能还位于F线内部领域,所以此癌很可能是未分化癌。

总结起来更之前讲的差不多,就是不同的土壤倾向于长不同分化程度的癌,不同分化程度的癌形态也不一样。非萎缩区:发白凹陷,未分化;交界处:看大小,大于2cm可能是未分化;萎缩区:发红隆起,分化癌。目的是让大家注意观察各部位可能存在的病变,并能够根据病变部位、形态,大致推断病理类型。

总之,做胃镜不要停留在报个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发现一些特别明显的病变,更重要的是判断有无Hp感染,评估胃癌风险,发现早期胃癌。

阮医森

1
查看完整版本: 京都胃炎分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