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结肠息肉
就一定会得结肠癌吗?
现在,健康成为越来越多生活中的“障碍”。其中比较多见的当属肠道疾病了。对于肠镜检查,人们的接受能力在不断加强。今天要跟大家讲解的就是肠道息肉相关的知识,希望大家能够重视!
那么,结肠息肉是个什么病呢?长了结肠息肉是不是一定就会得结肠癌呢?我什么时候需要复查呢?……这些都是在门诊经常遇到的问题。现在,我们就这些问题仔细给大家讲一讲。
结肠息肉是个什么样的病呢?
凡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换句话说,息肉就是结肠黏膜的异常突起。
按病理可分为:腺瘤样息肉(包括乳头状腺瘤)最常见,炎性息肉,肠粘膜受长期炎症刺激增生的结果,错构瘤型息肉,其他,如粘膜肥厚增生形成增生性息肉,淋巴组织增生,类癌等疾患。息肉其实是形态上的描述,其中包括了多种完全不同的病理类型,也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
比如:炎症病变恢复后形成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而腺瘤属于良性肿瘤;腺癌则是平时说的结肠癌,等等。所有这些都可以在内镜下以息肉的形式存在。
发现结肠息肉一定要取病理吗?
了解息肉的病理类型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类型的息肉引发的问题严重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息肉生长缓慢,不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觉,也不会癌变,可以随访观察,不一定需要积极处理,有些息肉癌变率很高,应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做切除处理。比如,腺瘤性息肉,癌变的几率是非常大的,一定要重视。当然,早期结肠癌也会以息肉的形式存在,这也是需要病理来明确的。
因此,对于不同病理类型的息肉,治疗随访策略不完全相同。
临床医生单凭内镜下的表现并不能判断病理类型,需要采集组织标本经过特殊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
这也就是医生常说的活检送病理。
因此,发现结肠息肉后需要送病理检查,明确息肉的病理类型是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和随访计划的重要依据。
长了结肠息肉是不是一定就会得结肠癌呢?
息肉主要分为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
需要及时地切除,以防息肉癌变为肠癌。炎症性息肉虽然不会发生癌变,但是也会引起不适,需要及时地进行治疗,以免继续发展,诱发其他病变。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并不是切除掉肠息肉就万事大吉了,就不会再有患肠癌的可能性了。因为肠息肉切除手术不代表能全部把息肉全都清除干净,尤其是息肉中可能含有的原癌细胞,需要通过术后辅助治疗以便将残余的息肉清除干净。
专家指出,肠息肉发展到肠癌,需要5-10年的时间,只要能及早发现,是可以有效避免肠癌的发生。有数据显示,我国大肠癌平均发病年龄45岁左右。专家建议45岁以上的人,应每年查次大便隐血,5年查次肠镜。如果是大肠癌高发人群,最好40岁就开始筛查。
结肠息肉怎样切除呢?
现在,内镜下切除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大部分良性息肉可以在内镜下切除而无需手术治疗。
具体息肉切除方法需要专科医生根据息肉所在的部位、大小、形态,是否怀疑恶变、患者的身体情况、意愿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具体判定。
最常用的办法,是在息肉根部注射少量肾上腺素盐水,把息肉托起来,然后用圈套器把息肉齐根套住,通电切除(就像上面图中显示的那样)。切掉息肉后根据创面的情况和出血、穿孔的风险决定是否需要金属夹夹闭。有的医院住上几天,观察是否出现并发症。
当然,特别小的息肉直接用活检钳就可以夹掉。而特别大的,或者是特别扁平的息肉,就需要特殊的内镜切除方法了,比如ESD,通俗说就是在内镜下用很小的电刀把息肉一点一点的片下来,这样切除创面大,发生并发症比如出血、穿孔、感染的风险也高,需要住院进行。还有个别息肉需要手术切除。
具体采用哪种方法,需要医生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这里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什么时候需要复查呢?
对于多发性息肉和家族性息肉病患者,虽然已经切除了息肉,但还是必须进行定期的随访,随访的密度与息肉切除后病理性质、息肉的多少以及患者年龄有一定关系。不要以为一次切除了息肉就可以万事大吉,事实上还是存在一些客观条件限制,可能会有一些较小或隐蔽的息肉,隐藏在结肠一些皱折中或由于肠道清洁不佳的原因而遗漏了。
因此,对于有息肉史的患者,根据首次内镜手术后的情况,由治疗医生决定患者的随访频度与年限,通常刚开始为一年一次,若连续两次均无息肉发现,可延长随访时间,进行两年一次或三年一次的高标准肠镜检查。一旦发现微小息肉,及时进行处理,在息肉发生癌变之前阻断其发展,这样就可以有效控制结肠癌的发生!
医博肠镜
奥林巴斯无痛肠镜
检查治疗一体化,一种新的无痛技术,使患者在无痛状态下完成整个检查过程,无痛苦,诊断率高安全性高,耗时短,专业快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