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这些结石很可能是ldquo吃出来r
TUhjnbcbe - 2021/8/20 6:23:00

说到结石,大家应该并不陌生。这种生长在人体器官内的“石头”,个头虽然不大,性子却很“嚣张”,可能将人瞬间“击倒”。

大家还记得“闲人马大姐”不?也就是知名演员蔡明,她的作品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但在前不久录制节目时,她却因突发胆结石被紧急送医。

胆结石,是胆囊多发病,尤其40~50岁的中年人更为高发,而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女性的患病风险更是男性的2倍左右。

胆道系统内究竟为何会长出这种危险的“石头”?我们又应该如何预防胆结石发作,保护好身体健康呢?

1

隐匿的胆结石

可能藏着致命危机

胆结石又叫胆石症,根据其组成成分的不同,主要可分为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

1胆结石形成,根本原因在于元素失衡

正常情况下,胆汁中的卵磷脂、胆汁酸、胆固醇、胆色素等成分都是溶解在胆汁中的,就像盐溶于水一样,并且处于一个平衡状态。

如果平衡被打破,这些物质不能完全溶解,多出来的部分就会结晶析出,形成胆结石。比如胆固醇过分饱和,与胆汁酸达不到平衡,就会结晶形成胆固醇结石;而胆色素过分饱和,就会与钙结合形成胆色素钙结石。

2胆结石有4大危害,严重可危及生命

胆结石如此常见,然而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危害。

①阻碍消化。胆汁是重要的消化液之一,能刺激肠胃蠕动、抑制细菌、消化油脂。胆囊容积小,一旦出现结石,很容易影响胆汁代谢,使得消化不良,出现营养不良、贫血、乏力、肥胖等症状。

②腹腔感染。长期存在的胆结石,其携带的细菌容易刺激胆囊壁或胆管壁,导致慢性炎症。一旦造成化脓、穿孔,胆汁便会流到腹腔,甚至引发胆汁性腹膜炎,有一定的致命几率。

③胆管梗阻。胆囊结石很容易随着胆汁排泄进入胆总管,当其堵塞胆总管时,可引起胆管梗阻,严重时甚至会诱发急性化脓梗阻性胆管炎,出现顽固性的低血压、神志改变、过度亢奋等症状,死亡率可高达70%。

又由于胰腺与胆囊共用一部分胆管,胆管梗阻也可能导致胰液反流,造成胰腺炎。普通急性胰腺炎死亡率约5%~10%,但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率可高达30%~50%。

④诱发癌症。胆结石是胆囊癌发病的主要诱因,85%的癌变与胆囊结石有关!胆囊结石若是长时间刺激胆组织,容易引起增生变成腺瘤,增加癌变的可能性。但从临床统计数据来看,胆囊癌的治疗效果很不理想,5年生存率仅为5%-13%,堪称癌症中的“王中王”。

3胆结石症状隐匿,千万要警惕

胆结石暗藏致命危机,但在临床上,70%-80%左右的患者在发现胆结石时并无明显症状,而在有症状的人群中又有30%会被误认为胃病。究竟胆结石出现时,人体会表现出哪些不典型症状呢?

①腹痛。常在进食数小时后发生,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老人还可能出现心绞痛。

②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胆结石可能阻碍胆汁排泄,从而影响消化。患者进食后,可能表现为上腹部饱胀、隐隐钝痛、反酸烧心、消化不良、厌食、打嗝等症状,易被误诊为胃病。

③不明原因的发热,或皮肤、眼睛发*。

若出现这些症状,可能预示疾病较为严重,最好及时做个B超、磁共振等检查,排除结石病变。

2

胆结石很可能是吃出来的!

这些饮食陷阱要当心

实际上,胆结石的发生,和我们的日常饮食习惯关系密切。若是吃得不对,很可能会导致病从口入!

1长期高脂饮食

长期大量吃高脂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等,容易降低胆盐溶解胆固醇的能力,使得胆固醇更易过饱和析出,形成结石。除此以外,还要警惕容易吸收大量食用油的茄子、虎皮青椒等“假素菜”,以及榴莲、牛油果等脂肪含量较高的水果。

2长期高糖饮食

长期高糖饮食,不仅会加快胆固醇的积累,造成胆汁内胆固醇、胆汁酸、卵磷脂比例失调,形成结石;过多的热量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促进人体发胖,增加内源性胆固醇的产生(每增加10kg脂肪组织,胆固醇合成增加约mg),从而增加胆结石的风险。

3

过度吃素

一些人为了降低胆固醇摄入,选择长期吃素,殊不知这样反而可能伤了健康。

适当摄入脂肪类食物,能刺激人体产生胆囊收缩素,促进胆囊收缩、胆汁排泄。而长期吃素,也就意味着胆囊收缩能力会减弱,从而胆汁的排出就会减少,容易造成胆汁淤积,增大胆结石的风险。尤其到了夏季,人体内水分大量流失,胆汁浓缩,长期素食者更易发生胆结石。

4长期不吃早饭

如今很多人生活作息不规律,来不及吃早饭都是常事,但这也会增加胆结石风险。

胆囊的主要作用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经过晚上十几小时的储存和浓缩后,胆汁浓度在早晨达到最高。如果此时正常进食早餐,胆囊就会排出胆汁帮助消化;但不吃早餐或早餐不规律,就增加了胆汁浓缩的时间,容易诱发结石。

3

预防胆结石,用好这3招

胆结石既是常见病,又隐藏着诸多危害,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做好预防工作。除了坚持健康、规律的饮食习惯,我们还可以通过3个妙招,来减少伤害:

1少做伤胆2件事

①饭后久卧。不少人吃了饭后喜欢躺下来休息,但此时腹腔内压增大,会阻碍胆囊收缩、胆汁排泌,还可能引起胆汁反流,增加炎症和胆结石的患病几率。

②久坐不动。长期久坐不动,胆囊肌肉的收缩能力也会变差,影响胆汁排出,从而易造成胆汁淤积,为胆结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减小腹围促代谢

腹型肥胖者,是脂肪肝、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胃反流等消化代谢疾病的高危人群。科学减重,减小腹围,本质上就是减少脂肪、促进代谢,对于保护肝胆都有好处。

1、首先点按阑门穴,吸气时手指随肚子鼓起而松劲;呼气时,手指随肚子收缩而下沉用力,直至感觉到腹主动脉搏动为止,反复做12个~24个呼吸。

2、然后双手叉腰,缓慢划过两胁肋部,再用右手压着左手,顺时针轻轻按摩腹部,反复做8次。

3用好3个营养素

①维生素C。维生素C能够抑制胆固醇在肝内转化为胆汁酸盐,使胆汁中胆汁酸盐的浓度下降,从而辅助预防胆结石。新鲜的蔬菜水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尤其青椒、白菜、冬枣、橘子、猕猴桃、柠檬等含量较高,日常可适当增加摄入。

②β-葡聚糖。其能帮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辅助预防胆结石。有研究显示:每天摄入3~4g的β-葡聚糖可使胆固醇下降8%。青稞、大麦、燕麦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β-葡聚糖,其中燕麦含量更高,每g燕麦约含6~8gβ-葡聚糖,尤其生燕麦更佳。

③抗性淀粉。抗性淀粉能刺激胆囊收缩,促进胆汁分泌,增强胆固醇代谢;它也能减少脂质吸收与脂肪酸的合成,有效降低脂质含量,辅助预防胆结石。稍凉的红薯、土豆、玉米是抗性淀粉含量较高的食物,日常可适当增加摄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些结石很可能是ldquo吃出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