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新区这片土地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自古便以其独特的文化
繁荣的经济、便利的交通扬名
东江母亲河的水孕育了
这片土地上人民独特的文化和品格
客家先民移居至此,与当地的土著形成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发达的水运推动了这片区域的交通发达和商业繁荣,使当地文化具有江河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特点。
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外来的文化,推动了当地文明的进步,宗族文化的发展,一同构成了这片土地辉煌多彩的文化。
民族方言
东江中上游地区语言状况较为复杂,不仅有少数畲族居民在本民族交往中使用的畲语,还有客、闽、粤方言以及“本话”、“*话”等多种汉语方言。
新丰马头、大席等乡镇则被称为“水源话”(或“蛇声”),而在龙川南部、连平隆街等地又被称为“客家话”。
虽然如此纷繁复杂,但是以“本地话”而言(即以地处东江中上游的人所持的方言),他们的话一定程度上受粤语的影响,但对本地方言影响更为突出的则是赣方言。
紫金客家方言属于梅县客家方言体系。它以紫城话为代表。由于历史上的移民和地理位置的原因,县内的客家话在语音方面又可以分为5种:紫城腔、中坝腔、南路腔、西南路腔、西路腔。
古竹镇、临江镇属于西路腔
然而,西路腔是最复杂的
又可以大致分为三种
古竹、临江话
由于历史上客民南迁和抗战时期从珠江三角洲一带流亡到该地区定居的群众与当地的“客人”长期杂居相处,彼此用方言交流,受到“粤语”的影响,逐步形成带有“白话音系”的尾巴,与紫城镇话语音差别较大。
说这种话的约6.3万人。其主要特色就是声母没有翘舌音,把翘舌音的字全部读成平舌音。
*塘畲族
分布于*塘的腊石、澄田、庙前以及临江的前进、联新、桂林、梧峰、澄岭等村及柏埔部分村落,使用人口约为1.5万人。
闽南话
古竹镇潮沙管理区的群众讲的是“闽南话”;使用人口约为0.3万人。
民间信仰与庙会
本土信仰
江东新区民间信仰为多神信仰,即不局限于佛教和道教,还包括祖先崇拜在内的众多民间神灵他们共同构成了该地区复杂的信仰体系。
主要有北帝、关帝、妈祖、华光大帝、土地伯公等信仰,每座庙均有庙会,庙会日均有醮会。
北帝庙
水母庙
醮会俗称“打醮”。醮期一般为五年一小醮,十年一大醮。醮会形式,本县有两种:一种叫“神醮”,是各地以“神明”生日而举行的庙会。
另一种叫“禾米醮”,以乡或联乡举办,没有固定日期,多在冬季举行。会期一般五日六夜,也有七日八夜的。
外来信仰
1崇贞会(古竹镇)
中华基督教会崇贞会前称瑞士巴色传道会,简称“巴色差会”。基督教后来在本县传教的外籍教士有麦威廉等15人,其中到过古竹传教的有苏慕良等6人,到过荷树湾传教的有文德礼等10人。
基督教崇贞会有教徒人;活动经费由上海总教会拨给。德国基督教会在传教的同时,兴办学校。先后在古竹办有乐育中小学各1间,在荷树湾、锦口、龙窝各办乐育小学1间。
福音堂
解放后,荷树湾福音堂停止活动,全部房产由*府接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中央宗教*策,平反了“冤假错”案,教会追回了教会房产平方米,补交了租金元。
年后,紫城镇、龙窝、中坝、古竹、蓝塘、义容、九和等9个“福音堂”(点)恢复活动。
2天主教(临江镇)
清同治六年(年),广州天主教区派遣法国巴黎传教会的法籍华人施神父前来紫金县巡回传教。至光绪十年(年),有教徒20多人。
年,全县建有天主教堂5间(腊石、安良圩、义容东平、龙窝圩、榕树岗),教公所1间(乌石三亚角),临江塘排、石公神设有家庭聚会点。
戏曲舞蹈歌谣
花朝戏
明清时期,乡人为驱妖镇魔或安神祝福。凡新建庙宇、祠堂落成、神明延寿,均请巫师设坛朝拜祷告。
巫师跳神时,在乐声中边跳边舞,向神朝拜,有一整套的“请神”,“颂神”,“驱神”,“慰神“,“送神”等表演程式,这种向神朝拜的表演,乡人称之为做“神朝”。
山歌对唱
江东新区历来流行客家山歌,山歌成为百姓生产与生活中最重要的艺术娱乐方式之一。古竹山歌对唱在新区内较为出名。
东江水路歌
东江水运造就了特别的文化形式,这种文化形式在现存的文化事项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东江水路歌。
东江水路歌为水上居民与船运工人在生产生活中经常吟唱的歌谣。流传下来有多个版本,所唱曲调与客家山歌有点类似,歌词则从起点沿水路唱到终点,中间的地名用巧妙的形式串联起来。
现流传下来的歌词主要有惠州至老隆段、河源沿新丰江段、广州至贝岭段等。这是最能代表东江水运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目前还有70岁以上老人会唱,传承岌岌可危。
紫金花船舞
据史料记载,花船舞最早起源于旧时东江边的渔民。当时,以打鱼为生的东江渔民生活虽然清苦,但嫁娶场面非常隆重,有接花船、唱迎嫁歌的习惯。
可以说,嫁娶活动是他们热烈而欢乐的“节日”,嫁娶场面的快乐是他们困苦生活的调剂品。花船舞先是在沿岸乡镇流传,后流传至紫金县城及周边乡村。
花船舞一般由多人表演,表演时每只船上有一位年轻貌美的船家女和白发银须的艄公,或是一位年轻俊俏、头戴斗笠的渔郎。起舞时,男的划浆、女的踏浪,轻歌曼舞。
只见那轻舟不断荡漾,不仅有静水行船,还有浪里飞舟、急流过滩、翻江倒海等动作,常令观者拍手称快。
服饰
衣服
式样:明、清时期,男女都穿大襟衫,肥腰裤(俗称便裤)。女衫比男衫长(过膝),袖口和襟边镶上另一颜色的布料。老人多穿长衫,有地位的人穿马褂,有功名的人穿蟒袍。民国初年,男人多改穿对襟衫。
衣料:明、清时期,冬衣多是土机织的的土布、粗布,夏衣多是苎麻织的夏布。民国初年,机织布由兴宁输入本县,开始有人用西街乌、西街蓝、竹桥白、软蓝等做衣料。
五四运动以后,国产的各种夹纱、斜布、竹纱、府绸、葛布等成为县人的主要衣料,香园纱、杂绒也为有钱人所喜用。抗日战争结束后,阴丹士林布风靡全县,士林蓝、士林乌、纯蓝布为当时人们唯一的衣料。
鞋、袜子、帽子
鞋:清代人们穿的多是布底鞋、皮底鞋、毡底鞋以及用稻秆、旧布编织而成的草鞋。女人穿的布鞋,鞋头布绣上各种花草,叫“绣花鞋”。
袜子:清以前县人穿白布缝制长及膝盖的袜子。民国时期,多数穿机制纱袜,少数人穿羊毛袜。
帽子:清代人们戴的帽子有多种:劳动者呆束帽(俗称和尚帽),富人和读书人戴平顶的缎帽子,小市民多戴尖顶的瓜皮帽。女人裹头巾、出工戴凉帽,男人戴竹帽。其中,凉帽为东江特色服饰。
凉帽
佩戴
旧时,女人头上梳髻戴髻绥、插簪、钗,耳上戴耳环,已婚妇女加耳石;出嫁时颈上戴颈链,平时手上戴手镯、手链;指上戴戒指,老人妇女还会穿戴具有地方特色的头帕。
男人手上戴玉镯。小孩帽上安高屏,高屏两端佩“麻夹绥”;高屏下钉银质镀金的“八仙”;颈上戴项链,手上戴手镯(都是银制品)。
礼仪习俗
婚嫁
明清、民国时期,男女婚嫁只能异姓男女联姻,同姓联姻要受到社会谴责及族规惩罚。旧式婚嫁多受封建礼教束缚,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个人不能自主,且礼俗颇繁,有议婚、定婚、结婚3个程序。
哭嫁:古竹地区有哭嫁习俗,女方从迎亲前一天晚上便开始哭嫁。当男方迎亲队伍的花轿到达女方家厅堂时,那唢呐声声,锣鼓阵阵,无形中便催哭了姑娘母女,这时产生第一次哭嫁。第二天拂晓时,姑娘由姑、姐或兄、嫂梳妆打扮,谓之“开容”,准备出嫁,这时产生第二次哭嫁。
早宴后,当姑娘蒙上红头巾等待上轿时,这时产生第三次哭嫁。哭嫁时,首先是母女对哭,也有姑姐兄嫂和邻里亲戚陪哭。哭者和陪哭者都拿着手绢,坐在床沿或椅子上,母女两人一仰一俯地对哭,其他伙伴则低声哭泣。等到上花轿时,哭嫁便到达高潮。
这时,不但要高声哭,而且还要边哭边唱。哭嫁的内容也有很多,如有诉说母女难舍难分之情的,有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有拜别姑姐兄嫂的,有“痛骂”媒人多事的,等等。但是,哭到最后,大多数还是说些吉利的祝福话语。
水上婚俗:即疍民婚俗,水上人家只与水上人家的子女通婚,不许与岸上的居民结合。结婚之时,由于男方家的船不够摆放酒席宴请亲戚,男方的亲戚朋友会把自家的船靠在一起,新娘子从岸上走过来,接到男方船上举行婚礼。
建国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公布实施,废除了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制度,禁止抱养童养媳和重婚纳妾。未婚男女青年到了法定年龄,经双方认识或经别人介绍,经过恋爱,建立感情,双方取得父母同意,到乡镇*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便择日举行婚礼。有同村同姓结婚的,也有男到女家落户的。
庆寿
男女到了60岁,俗称“上寿”。为人子者,每到父母上寿后逢一的年龄,即61岁、71岁、81岁、91岁,都要为其祝寿,俗称“做生日”。如配偶不齐,即60岁、70岁、80岁、90岁举行祝寿。
做寿时,凡在外面的子孙和已嫁女儿都回来参加寿礼。外宾则先送礼品,主人然后下帖相请。寿礼,一般多送衣料、肉类、蛋品、寿糕、礼炮等物。富有人家做生日,宾客几十人合起来送棉帐。
子孙较多、家庭比较富裕的人家,祝寿那天均举行“拜寿”仪式。寿堂上张灯结彩,正中悬挂着大幅的金色“寿”字。两旁挂满寿联、花镜,案上陈列着寿烛、寿饼、寿蛋、鲜果等礼品。
行礼时,寿烛高辉,鼓乐齐鸣。子孙们到房里请出寿星端坐堂前,接受子孙和后辈的礼拜。外宾前来拜寿,老人则移椅侧坐,以示谦逊。
中午开寿宴。赴宴宾客忌穿白色和黑色的衣服,忌谈不吉利的话,见到寿翁时要拱手称贺,说“长寿健康”、“寿比南山”等吉利言词。席散客人告退回家时,主人都送给每个客人一小包寿饼和一个系着小红绳的银质“寿桃”,称“回盘”。
县城和附城各乡还有一种习俗,退席时,客人都把各人席桌上的酒杯、勺匙、筷子等食具,“窃取”一件回家,说是“窃寿”。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弘扬宗族文化,传承客家文明,这是我们每一个客家儿女应当做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落在了我们每一个客家儿女的身上,我们应当义不容辞的将它发扬光大、永远传承下去。
编纂:
河源江东新区自然村落文化调查领导小组
河源江东新区**办公室
整理来源:河源江东发布
免责声明1、内容部分来源网络,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2、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