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钢市需求“稳增” 整体向好
11月23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指出,2013年我国钢材市场需求将“稳中有增”。稳是明年市场的基础,在稳的基础上确实也存在很多能够推动钢铁市场需求增长的一些积极的因素。主要是:
第一,国内经济的发展,自从9月份以来,大家已经有了一个共识,认为国内经济开始“企稳向好”,这为未来的钢铁市场需求的增长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第二,明年甚至是未来几年,我国将处在基础建设项目需求集中释放期。从今年5月份以来,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连续批复的基建项目,将在明年对钢材市场形成实质性需求。因此,基建项目的集中释放将未来几年对我国钢铁市场需求的增长形成一定的拉动力。并且基建项目需求的集中释放还具有可持续性。
第三,2013年是中央到各个地方换届的一年,届时也是从中央到地方新的经济*策集中出台期。新的经济*策往往积极的一面多于消极的一面,这对于钢铁市场的拉动效应也是比较明显的。
第四,尽管国际上不确定的因素很多,但是总体上来讲,2013年世界经济仍然处在经济危机之后的复苏期。我国的钢材进出口贸易主要是周边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2013年这些国家的经济仍然是一个比较强劲的可持续的增长态势。因此,2013年的我国钢铁市场的外需仍然比较乐观。蔡进预计,2013年我国钢材出口将达到5500万吨以上的水平。
蔡进认为,2013年我国钢材市场的主旋律或者说基础是“稳”。稳的原因很多,或者说制约钢铁市场大幅增长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外部因素,就是宏观因素,主要是通胀的压力。2013年我国通货膨胀有可能抬头,通货膨胀这个达摩克里斯之剑,将使得整个宏观经济包括钢铁市场都很难有过去那样辉煌的增长。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整个经济都需要维稳,稳是第一位。
另一个是内部因素,就是产能过剩。产能问题不是某一个*策,或者是某一个部门出台一系列的*策就能控制得了。从生产企业来讲,现在民营钢铁企业多少有点利润,他们没有淘汰产能的压力。比较困难的是国有钢铁企业,但在目前的体制下国有钢铁企业不可能自我淘汰。所以,淘汰落后产能并不是市场本身能够左右得了的,它存在一些体制性的矛盾。所以,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要从体制上入手去解决,要有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产能过剩这个问题至少在明年来看,不会从根本上解决,这个也是压在我们市场上的一个很沉重的包袱。
明确明年钢铁市场形势就要把握两个主要矛盾,一个是要看通货膨胀压力多大,另一个就是看产能释放的程度。把握这两条,就能把握住明年钢铁市场需求能稳定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蔡进认为,企业家在2013年的生产经营决策过程中把钢铁市场需求定位在“稳中有增”是比较稳妥的,也是比较客观的。
要把握中国经济增长的“企稳向好期”
目前市场已经达成共识,认为中国经济开始企稳向好,但很多人只看到了当前经济增速回升的一面,其实不仅仅如此。目前国内经济体现出的不仅仅是快,更突出的是“好”。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9月份、10月份的经济数据以及即将出具的11月份一系列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增速开始企稳回升。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在提高。一个是效益方面,中国9月份以来,特别是10月份以后,有相当一部分行业利润已经从负增长转变为正增长,包括钢铁行业利润环比也开始正增长。这体现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回升的一面。另一个是就业方面,从9月份以来,我国的就业形势出现明显好转。就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增长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
三、结构进一步优化改善。结构的改善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经济结构在发生变化。今年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比较稳健的。服务业较好较快发展,反映出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向好的方面转化。第二个方面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从制造业的角度来看,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今年以来增速较平稳,真正疲软的主要是原材料工业,包括钢铁行业。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是我们工业现代化所企盼的。第三个方面,地区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我国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发展较快,东部地区增长速度虽然较慢,但仍保持在一定速度之上,并且也在向经济增长提升质量方面发展。地区结构的变化表明经济的发展正在向空间更大的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包括中部地区的转移,这种转移对我们今后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四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2012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在放缓,但支撑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基础进一步牢固,即消费需求增长比较快,这是支撑中国经济稳增长的一个重要力量,也是我们希望见到的。一个经济的发展,最后的落脚点一定是要实现最终需求,只有把最终需求实现了,经济发展才有可持续性。
以上四个方面说明目前中国经济处在一个企稳向好的发展时期,这个发展时期为我们2013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奠定了比较好的可持续的基础。因此,2013年我国经济的发展仍然是一个稳中求进的基本格局。经济增长的力度、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变,而且还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即中国经济处在“企稳向好期”。